第12章 伟大的理想信念(2)(3/3)
工劳动,想起课文中工人叔叔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按照老师的示范,专注地用铁锤在铁砧上叮叮当当捶打扭曲成麻花状的一节节铁丝,比其他同学加工的更快更直;参观工厂,比所有小组长都更加谨慎的关心关照自己小队每一个成员的安全。
运动会上,胸中激荡着红军英勇无畏和锲而不舍的长征精神,鼓足气力拼命奔跑,不惜让心脏跳出来也要争取为三班争光。
亚龙在学习生活中的投入心甘情愿,认为理所应当将所有事情做好,还经常为没有做到尽善尽美而感到愧疚。
从学校、老师和同学那里普遍得到了正向的反馈,获得无数表彰,母亲上台接受校长颁发奖状。
奖状贴在家里的墙上,多得几乎成了糊墙纸。
在校外,亚龙同样一以贯之实践着理想。
看到身旁小朋友或老奶奶走过,总会聚精会神地盯着人家,准备等着他们何时摔倒就要一个箭步冲上去搀扶;有人推着双轮小车路过,目光也会追随人家,准备等着小车何时陷入土坑就要跑过去帮助人家推车。
在家中,陪奶奶买粮食,一路帮助小脚的奶奶提着沉重的口袋。
扫地刷碗更是不在话下。
由此,“少年劳作之难”便成为亚龙经历的又一个人生历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十一难——少年劳作之难
这一年,冷酷的秋风又开始疯狂扫荡北方大地,家属院中一棵棵高大杨树上蒲扇大的叶子纷纷扬扬洒满各个角落,清洁工又恰逢其时地出现了空缺。
亚龙家接过大院的保洁工作。
每天天刚蒙蒙亮,一家人就起床开始分工打扫整个大院。
清晨的院中寂静无声,黄灿灿的落叶铺满大地,踩在上面哗哗作响。
亚龙双臂起劲地挥舞起超过身高的竹条大扫把一路横扫过去,院中响起唰唰的扫把掠过大地归拢树叶的声音。
他很快便掌握了要领,将大扫把运用得得心应手。
大扫把由数十几根坚韧的竹条用细铁丝紧紧捆绑在一起,扫把末端多杈的枝条上还残留着一些枯干但很顽强的竹叶。
竹条真是一种很适合做成扫街工具的材料,既结实耐用,又轻便和富有弹性,挥舞起来时可以随着人体的运动节奏产生一种挺和谐的韵律。
几年后,亚龙练习鹰爪功而没有感觉十分吃力,就与曾经长时间手抓竹条大扫把有关,那时,他就已经练出了比一般孩子更大更有力的手。
每天,当手指紧紧抓握住扫把顶端,都感到有一股输出力量的冲动。
每迈出一步,都脚底生根,仿佛是龙爪抓着大地,从脚跟一路上传的力道拧着劲向上窜,带动小腿、大腿、腰部、脊柱、双臂,最后从大扫把那富于弹性的前端甩出,将层层叠叠肥厚的黄色树叶唰啦啦响着搓成一座又一座金色小山。
越扫越有力,扫出了一股大院主人翁的精气神儿,还有那么一点儿点儿扫地僧弟子的感觉。
用双轮手推车运送满车的树叶到垃圾场。
听说,农民将收集的树叶作为牲畜饲料,这为他与家人从凌晨开始的清扫工作又增加了一层意义。
有多重意义的支撑,看似辛苦的事情做起来也充满成就感和幸福感。
手扶超过身高的大扫把,平视楼宇间地平线上闪耀着万丈光芒的红太阳冉冉升起,天边云朵映出五彩朝霞,周围一切都仿佛在迎接飞龙升腾。
回首看到自己好似比楼房还长的身影,不由心中又升起一股横扫和驱逐世间一切阴霾的豪气。
第十二难——理想信念和世界观锤炼
那天早晨,寒风中的他在大院中大人孩子们好奇审视的目光中神态自若,繁忙而从容地完成他的工作。
从他身边走过的人们享受着他带来的清洁环境,同时,所有人都沐浴在灿烂的朝霞与清新的空气中。
这个美丽的时刻令人激动——世界因为人的劳动而变得更加美丽和人性化,一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了价值,也因此而受到尊敬。
那一刻,他找到了“理想信念和世界观鳞片”。
这只鳞片映射出朝霞独有的金红色光芒。
亚龙将它贴在心脏的位置,挨着深邃的蓝色书之鳞片,使它成为所有五彩斑斓各式鳞片的唯一最终归属。
这股无论在家里家外毫不犹豫付出的干劲始终支撑着亚龙,并在他身上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烙印,即使多年后,大地上各种狂潮骤起,肆虐的风暴吹得人都不明方向,他却因这种在童年扎根的世界观而萌生的动力,仍然一路执着向前。
双肩上深蓝色的“劳动观念鳞片”伴随一生,让他成为行动派,实践他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喜欢龙LOONG请大家收藏:()龙LO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