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暗流与机遇(2/3)
回踱步,心情比第一次参加市领导主持的会议还要紧张。
“等很久了吗?”清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秦墨转身,看见林芷若穿着一件淡黄色的春装,头发松松地扎在脑后,几缕发丝随风轻扬。
在暮色和路灯的映照下,她整个人仿佛笼罩在一层柔和的光晕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我也刚到。
”秦墨忙道,递上早已准备好的汽水,“我们进去吧?”
电影剧情很精彩,但秦墨几乎没看进去多少。
他的注意力全在身边人身上——她随着剧情起伏的细微呼吸,看到紧张处不自觉握紧的拳头,以及偶尔因为搞笑情节发出的轻笑声。
影片过半时,秦墨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将手放在两人之间的座椅扶手上。
几分钟后,林芷若调整坐姿时,手指不经意地碰到了他的手背。
两人都像触电般微微一顿,但谁都没有移开。
最终,秦墨轻轻覆上她的手,感受到她微微的颤抖,却没有挣脱。
那一刻,秦墨感觉自己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前世今生,这是他第一次与林芷若有如此亲密的接触。
银幕上光影变幻,他却觉得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电影散场后,两人随着人流走出影院。
夜晚的微风拂面,带着春天特有的温暖气息。
“谢谢你请我看电影。
”林芷若轻声说,脸上还带着未褪的红晕。
“应该我谢谢你肯来。
”秦墨回应,“你饿不饿?我知道附近有家馄饨摊,味道很不错。
”
林芷若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好。
”
路边摊上,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上来,香气四溢。
两人边吃边聊,话题从电影延伸到各自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图书馆最近在整理地方文献,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老照片,是七八十年代山阳的城市风貌。
”林芷若说,“变化真大,特别是这几年。
”
秦墨心中一动,想起2025年山阳市中心那片繁华的CBD区,脱口而出:“以后变化会更大。
特别是城东那片,将来可能会成为新的商业中心。
”
林芷若好奇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我听说市里确实有开发城东的设想,但还没正式规划。
”
秦墨自知失言,忙掩饰道:“我瞎猜的。
现在全国不都在搞开发吗?我觉得城东地势平坦,离火车站又近,很有发展潜力。
”
林芷若若有所思:“要是真如你所说,那现在的城东老房子,将来可能会升值。
”
这句话让秦墨愣住了。
他从未想过,林芷若也对投资有兴趣。
不过转念一想,90年代正是中国普通人财富意识觉醒的时期,许多人开始接触股票、房产等新概念。
“是啊,如果有闲钱,在城东买处老房子,将来或许真能赚一笔。
”秦墨谨慎地附和。
“可惜我们那点工资,也就够温饱。
”林芷若轻笑,“不过多了解这些没坏处,你说是不是?”
秦墨点点头,心中泛起波澜。
他突然意识到,也许不必完全将“官场”与“经商”对立起来。
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利用自己对趋势的预判,或许能找到一条平衡之路。
四
平静的日子被一个紧急电话打破。
周日晚上,秦墨刚回到住处,就接到王科长打来的电话。
“秦墨,出事了!市第一纺织厂上百名下岗职工把厂部大门堵了,说是安置费迟迟不到位,现在情绪很激动,已经和厂保卫科的人发生了推搡!”
秦墨心里一沉:“怎么回事?上周不是刚拨付了第二批安置资金吗?”
“钱是拨了,但被厂里临时挪用到设备检修上了!现在工人们知道了,炸锅了!”王科长语气焦急,“韩秘书长已经赶过去了,点名要你立即到现场!这事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群体事件!”
秦墨挂了电话,抓起外套就往外冲。
一路上,他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应对方案。
纺织厂有职工近千人,这次改制涉及三百多名下岗职工,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改制工作全局,更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
到达纺织厂时,厂部门口已围得水泄不通。
上百名工人情绪激动,高喊着“还我安置费”“我们要吃饭”等口号。
厂领导躲在办公楼里不敢露面,只有韩秘书长带着几名干部在艰难地维持秩序。
“秦墨,你来得正好!”韩秘书长看到秦墨,如见救星,“你熟悉政策,又和工人打过交道,想想办法安抚大家情绪!”
秦墨深吸一口气,登上一个水泥台,拿起扩音喇叭:“工友们,我是市改制办副主任秦墨!请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几句!”
人群中有人认出了他:“是秦主任!上次就是他帮我们争取的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