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暗流与机遇(3/3)
!”
骚动的人群稍稍平静下来。
秦墨抓住机会,高声说道:“大家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我以改制办的名义向大家保证,最迟明天下午,所有拖欠的安置费一定会发放到位!”
“我们凭什么相信你?厂里上次也是这么说的!”有人质疑。
“如果明天下午大家拿不到钱,我秦墨第一个辞去职务!”秦墨斩钉截铁,“不仅如此,我已经请示领导,将对挪用安置费的责任人严肃处理!同时,我们将成立职工监督小组,全程监督资金发放!”
这番表态让工人们看到了诚意,气氛逐渐缓和。
在秦墨的协调下,职工们选出了五名代表,与厂方和改制办进行三方谈判。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协商,最终达成了解决方案:安置费明天上午到位,厂方公开道歉,职工监督小组正式成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危机暂时解除,秦墨却感到身心俱疲。
返回办公室整理材料时,已是深夜十一点。
他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寂静的城市,心中五味杂陈。
今天的事件,让他再次体会到官场如履薄冰的滋味。
一步走错,就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但同时,能够为普通工人争取权益,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又让他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价值感。
五
一周后,市委小会议室。
国有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正在召开,气氛严肃。
韩秘书长做完总体汇报后,特意点名秦墨补充发言。
秦墨有条不紊地汇报了近期工作,特别是应对纺织厂事件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完善资金监管、加强职工代表参与等具体建议。
“小秦主任的汇报很扎实,提出的建议也很有针对性。
”主持会议的市委副书记罕见地表示赞许,“年轻人有思路,有担当,很好。
”
会后,韩秘书长留下秦墨,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秦墨,有个好消息。
省里决定组织一期‘青年干部经济管理研修班’,为期三个月,点名要各地市推荐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参加。
经研究,市里决定派你去。
”
秦墨愣住了。
这个培训班他前世有印象,是省里重点打造的青年干部培养项目,参加者大多是各级重点培养的苗子。
完成培训后,往往都会得到重要岗位锻炼。
“秘书长,这......我资历尚浅,恐怕难以胜任如此重要的学习任务。
”秦墨本能地想推辞。
三个月全脱产学习,意味着他将远离市里的权力中心,也可能错过一些重要的决策过程。
韩秘书长摆摆手:“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和培养。
不瞒你说,推荐你参加这个培训班,是我和几位领导一致的意见。
你虽然年轻,但思路清晰,敢于担当,正是我们需要重点培养的干部。
”
他压低声音:“培训班在省城举办,不仅有机会聆听省里专家甚至国家部委领导的讲座,还能结识全省各地的青年才俊。
这对你个人成长和今后工作都大有裨益。
”
秦墨知道,这已不是商量,而是组织决定。
他只能硬着头皮接受:“感谢组织信任,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
回到办公室,秦墨站在窗前,心情复杂。
他原本计划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悄悄实施自己的“首富计划”——通过父亲维修铺的渠道,联系南方客商,小规模投资一些有潜力的项目。
如今全泡汤了。
然而,转念一想,去省城学习未必全是坏事。
那里有更广阔的平台,更多元的信息,也许能发现新的机遇。
更重要的是,远离山阳官场的纷扰,或许能让他更清醒地思考未来的道路。
下班前,秦墨给林芷若打了个电话,告诉她自己将去省城学习的消息。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随后传来轻柔的声音:“这是好事啊。
省城机会多,你能学到更多东西。
”
“三个月时间不短。
”秦墨鼓足勇气,“我......我能给你写信吗?”
电话那头又沉默了一会,然后是一声轻轻的“嗯”。
挂断电话,秦墨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笑容。
他打开抽屉,拿出那个记录着发财计划的笔记本,摩挲着封皮,最终还是没有打开。
窗外,华灯初上,山阳市的夜景在秦墨眼中呈现出不同往日的色彩。
他忽然觉得,或许不必急于决定未来道路。
无论是仕途还是商海,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守住底线。
而此刻,他更期待的是省城之行,以及那个答应与他通信的姑娘。
火车将载着他驶向陌生的省城,也驶向未知的明天。
秦墨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的第二次人生,正翻开新的一页。
喜欢官场,不小心就升官了请大家收藏:()官场,不小心就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