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朝堂(2/3)
一些原本属于东宫派系的官员,在最初的震惊过后,脸上难以抑制地涌上狂喜之色,腰杆都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
而另一些早已暗中投向秦王,或持观望态度的官员,眼神则变得无比复杂、惊疑不定,心中飞速盘算着这突如其来的变局意味着什么。
整个队列的气氛,因为一个人的到来,从庄严肃穆,骤然变得暗流汹涌,波谲云诡。
李建成感受着身后那些灼热的、复杂的目光,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丝微妙的弧度。
很好。
这,仅仅是个开始。
李世民与李元吉看到李建成走来,连忙躬身行礼,姿态无可挑剔:
“臣弟参见大哥。
”
李建成随意地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一种与这庄严场合格格不入的、却更显亲昵的随意:
“免礼,免礼,跟我客气个蛋。
”
这不同寻常的回应让李世民目光微闪,李元吉却是咧嘴一笑。
恰在此时,内侍一声悠长的唱喝响彻广场:
“上朝——!”
沉重的太极殿门被缓缓推开,如同开启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按照礼制,一众官员由太子李建成引领,鱼贯而入。
而接下来的一幕,就变得极为有意思了:
李建成坦然走在最前方,这是储君的地位象征。
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然而然地跟在他身后的那一列臣工,几乎尽是身着绯紫官袍的文臣。
他们步伐沉稳,气质儒雅,代表着帝国的治理与礼法。
而秦王李世民,则稍稍落后半步,巧妙地与李建成保持着微妙的距离。
紧随在他身后的另一列,则尽是些身姿挺拔、气宇轩昂,甚至不少人眉宇间还带着沙场煞气的武勋贵戚。
他们是大唐开国的剑与盾,代表着帝国的武功与扩张。
文东武西,储君与藩王。
这无意间形成的队列,仿佛一道无声的宣言,将朝堂之上隐形的裂痕,清晰地展现在了阳光之下。
走在最前面的李建成,虽然没有回头,但仿佛背后长眼一般,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心中非但没有不悦,反而觉得……很有意思。
“挺好,泾渭分明,也省得我一个个去分辨了。
”
他在心里默默想着,“也难怪原本的历史上,我会输得那么惨。
这军队里的人心,确实不在我这边啊。
”
“不过……”
他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这一次,我压根就没想赢你们那个游戏。
”
“我要做的,是掀桌子,然后……去玩我自己的。
”
朝会开始,依照礼制,众人三呼万岁,齐齐参拜过御座上的皇帝。
紧接着,又是一阵同样庄重、只是声势稍逊的参拜,面向了他这个太子。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山呼之声在巍峨的太极殿内回荡。
李建成端坐于离龙椅最近的那个位子上,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躬身行礼的一众朝臣。
看着他们脸上那或真或假的崇敬,或深或浅的畏惧,感受着这汇聚于一人之身的、足以让世间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无形力量。
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瞬间攫住了他。
这他娘就是权势的滋味吗?
站在众生之巅,俯瞰万千匍匐。
他心中不由的想到:
权利啊,还真他娘的是个好东西!能让这么多聪明的、骄傲的人向你低头!
这感觉,确实令人沉醉,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然而。
这股冲动仅仅持续了刹那,便被他脑海中浮现的“四更起床牛马生活图”、“兄弟相残血流五步图”、“批阅奏折到天明图”以及“治理天下力不从心翻车图”给迅速冲散了。
他嘴角几不可察地抽了抽,在心中对自己,也对那诱惑人心的权力魔咒,做出了最终的回应:
“但是,老子不稀罕!”
这玩意儿,体验一下,知道是啥滋味就行了。
真要当成终身事业乃至枷锁,那还是敬谢不敏。
想通了这一点,他感觉自己的心灵仿佛卸下了一层无形的重负,变得更加通透和坚定。
也正在此时,端坐龙椅的李渊,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地传遍大殿:
“太子,你昨日方归。
今日上朝,可有本奏?”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他一身。
李建成深吸一口气,知道戏肉来了。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从容不迫地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对着李渊,也是对着满朝文武,深深一揖。
“回禀父皇,儿臣,确有本奏!”
他的声音清朗,掷地有声。
“而且,事关我大唐……北疆安危,与未来国策!”
“哦~你且讲来。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渊高踞龙椅,单手虚扶,脸上流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仿佛仅仅是出于父亲对归来儿子的关怀与鼓励的神情。
他完美地扮演着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皇帝,继续往下引着这个话题。
这番作态,能瞒得过许多不明就里的臣子,却瞒不过心如明镜的李建成。
他心里清楚得很。
这是他这个善于、并且极度热衷于权谋平衡之术的父亲,在主动为他这个刚刚归来的太子造势!
其目的,不言而喻。
自然是为了让他这个“正统”的太子,携《四海图志》煌煌大势,来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