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意识信息来源(3/3)
他们渴望体验的生命历程,成为了自选修课业。
这类人谁也别怪,是因你自己内在信念的贪婪、恐惧、愤恨等负面意识频率,让自己坠入到它们的意识频率实相层中的。
因此形成了互动的可能。
3、高我或其它自我意识,自古将相帝王,宁有种乎?有。
宿命这个话题让人感到人生与角色的卑微,这是因为宿命仿佛暗示着自古华山一条路,自我与自由意识只是被巧妙修饰后的剧情。
好像接受宿命论就失去了能动性与主动性,其实宿命不是一条线,而是在一个面向上所有可能性的合集。
就好像铺开中国象棋的棋盘与棋子,你无法拿它去玩斗地主,却可以随意地进行象棋规则内的拼杀,甚至拿棋子堆积木也没人管你。
可变量是敞开的,但也有着自身源于维度面向上的局限性。
意识层面上的一个“小白”即使再有心愿,其当下的能力也不适合展开指导灵层面的功课,虽然看上去都是灵体,使用着类似的角色载具。
很多人觉得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这样的勇气与想往是好的,目标与方向也是对的,只是要给自己更多一些的时间去积累自己的能力。
虽然都是在使用人类的皮囊,一个千年的意识和数十万年的意识到底还是不能同日而语。
心智的成熟度和智慧上的差距大于数百次的轮回经历与反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同心智与智慧等阶的意识体可以解锁与激活不同难度的历史角色。
角色影响力越多,需要的意识强度越高。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下面就要说到灵修中为什么有的人能轻松地串联起累世的记忆,与高我、圣灵达成无障碍的信息交流,而另一些人一生面对的都是缄默的混沌与寂静的空灵。
这差别源自根器的大小、刀锋是否够利。
根器粗壮的人领悟力强,一点就透;而刀锋利的人,剖析事物直达根本,一针见血,直指核心。
这就是心智与智慧成熟的标志。
这样的人生来就已经是开悟者,拥有连通高维意识的能力,只是幼年还处于保护期内;到了其当成就的时机,打个喷嚏都能觉醒进而开悟。
这引发很多修行者对顿悟者的羡慕嫉妒恨,其实彼此相差了数万年的修行,哪里是一生中的公平可以衡量的呢?这类人的意识可以直接连通高维,不需要什么宗教认证、灌顶受礼。
不过他们也多需要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作为毕业答辩。
这是第三类的意识信息来源。
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命。
“高我与小我群”为此已经铺陈忙活了几十年,准备父母、师傅、贵人、机缘、试炼、磨难,事无巨细,呵护周全。
你以为自己很努力地经历了一场“意外”就开悟了,就连通了,其实哪有这便宜事啊。
其实只是弘法者需要传法者,历史进程需要塑造者,到头来还是一场戏。
高我在达成完形前,在等级瓶颈上想要继续晋升成本我,就必须要能组建起隶属于自己支脉上的高我管理层体系,这就需要把数个小我提拔起来。
而小我扬升到高我,可不像是乡镇私企提拔干部那么简单,那真的需要小我能达成三个面向上的各种指标:知见、智慧、能量,哪个都不能少。
这时让小我扮演灵性老师的角色,是一种最古老有效的方法。
但高我没有实体色身,只能幕后操盘,找那些还没有完成进化,但仅差临门一脚的某个小我相互合作演双簧。
这样又利益众生了,又成全了高我与小我的同时意识进化,彼此成为弘法者和传法者。
4、灵性大学
最后一种常见的灵界意识信息来源是灵性大学。
这可不是某一世间某上师组织举办的学府,而是位于意识界中针对某些非常有潜力的临近成熟的意识体展开的意识培训。
培训在梦中展开,几乎每天一梦,可以持续半年到四年,或者更久。
主要看入学者是否跟得上课程,而生活中能否学以致用地展开实践练习。
有些人三天热乎气儿,之后自己都不在意了;有些人只是图个好玩,并没能即时跟上学习的进度,之后就被从大学淘汰了出来,之后也不会再能梦到了。
梦中大学不是一种比喻,它真实存在,有自己的学府、固定的教授和你同期的学员。
喜欢虚空法界,细雨着请大家收藏:()虚空法界,细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