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送来的一餐饭,像一缕春风,让林凡心中那棵名为“合作”的幼苗悄然生长。
但他深知,欲速则不达,尤其是在面对苏晚晴这样聪慧又略带清高的女孩时,任何刻意的接近都可能适得其反。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按部就班地经营着他的“新风服装店”。
生意依旧平稳,每天都能卖出五六条裤子,细水长流的收入让他有了更充足的底气。
他不再满足于仅仅销售踩蹬裤,开始让母亲尝试做一些款式更简洁的直筒裤和当下开始悄悄流行的“老板裤”(一种腰臀部较宽松的裤子雏形),虽然销量不如踩蹬裤,但丰富了店里的品类,吸引了一些不同需求的顾客。
他偶尔会去对面的“悦耳音响室”转转,有时是买两节电池,有时是借口问问录音机的价格,每次停留时间都不长,和苏明、苏晚晴的交谈也仅限于普通的邻里寒暄。
但他会在交谈中,看似随意地透露出一些信息。
比如,有一次苏明抱怨最近进的一批邓丽君磁带音质不好,被顾客退货。
林凡便“无意”中提起:“我有个亲戚前阵子去广州,说那边现在刘文正的《兰花草》和奚秀兰的专辑特别火,音质也好,就是不好带回来。
”
还有一次,苏晚晴在店里看一本《大众电影》,封面上是穿着时髦的女明星。
林凡正好去还螺丝刀(故意借的),瞥见杂志,便随口说:“这期《大众电影》我看了,里面有个香港明星穿的那种小翻领夹克挺精神的,估计很快就有仿的了。
”
这些信息看似零碎,却都精准地切中了苏家兄妹生意上的痛点或可能的增长点。
林凡并不急于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只是在播种,等待合适的时机发芽。
这天下午,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街上行人稀少,店里难得清闲。
林凡正趴在柜台上,在一张旧报纸的边角空白处写写画画,规划着下一步可能进的布料花色。
店门被推开,带进一阵潮湿的凉风和一股淡淡的雪花膏香气。
是苏晚晴。
她撑着一把素色的雨伞,发梢沾着细小的雨珠,怀里抱着几本杂志,看样子是刚从邮局或书店回来。
“林老板,躲清闲呢?”苏晚晴收起伞,靠在门边,笑着打招呼。
几次接触下来,两人之间已经没有了最初的生分。
“苏姑娘,快进来坐,外面雨凉。
”林凡连忙起身招呼,给她搬了张店里最“豪华”的靠背椅(其实就是一把稍微结实点的木椅)。
苏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