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透过擦拭干净的玻璃窗,将“新风服装店”照得亮堂堂的。
孙姨拿着抹布,一丝不苟地擦拭着货架和柜台,尽管店里已经一尘不染。
她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不仅因为每月二十块的稳定收入缓解了家中的窘迫,更因为林凡的信任让她感到了久违的尊重和价值。
林凡坐在柜台后的小凳子上,面前摊开着一个硬壳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还画着一些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简图。
他在规划下一步。
手头有了一点点余钱,心思就活络起来。
只卖裤子太单一,抗风险能力差。
他必须想办法增加品类,提升竞争力。
直接进成衣?本钱太大,而且款式、尺码不好把握,容易压货。
最好的办法,还是围绕母亲王淑芬的核心技能——缝纫来做文章。
那么,除了裤子,还能做什么?衬衫?裙子?还是…林凡的目光落在笔记本上画的一个简单上衣廓形上,心里有了初步想法。
“小林,在想啥呢?”孙姨擦完货架,见林凡对着本子发呆,关切地问了一句。
她现在已经很自然地称呼林凡为“小林”了。
“孙姨,没事,瞎琢磨。
”林凡笑了笑,合上本子。
有些想法还不成熟,需要更多市场信息来验证。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腿脚,“我出去转转,店里您多费心。
”
“哎,你去吧,放心。
”孙姨爽快地应道。
林凡信步走出店门,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
他习惯性地先看了一眼对面的“悦耳音响室”,店门开着,能看到苏明正趴在柜台后捣鼓着什么,没看见苏晚晴的身影。
他没有立刻过去,而是在街上慢慢溜达,观察着来往行人的穿着,特别是那些看起来比较时髦的年轻人的打扮。
他看到有人穿着军绿色的仿军装上衣,有人穿着印着模糊英文或风景图案的“针织衫”,还有人穿着略显臃肿的化纤棉袄…款式大多雷同,颜色也偏灰暗。
一种对更多样化、更个性化服装的需求,似乎正在萌芽。
溜达了二十多分钟,林凡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转身走向“悦耳音响室”。
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略带杂音但旋律激昂的音乐,是电影《庐山恋》的插曲。
“苏大哥,忙着呢?”林凡推门进去,笑着打招呼。
苏明抬起头,见是林凡,脸上露出笑容:“林老板来了!快进来坐。
听听,这盘《庐山恋》的原声带,我刚淘换来的,音质还行吧?”他语气里带着点炫耀。
“嗯,是挺带劲的。
”林凡附和着,在店里唯一一张给顾客准备的破旧藤椅上坐下,目光扫过货架。
磁带品种似乎丰富了一些,除了邓丽君、刘文正,果然多了几张封面设计略显不同的磁带,上面写着“保罗·莫里哀乐队-爱情是蓝色的”等字样。
看来,他之前的“建议”起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