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春汛护商:风雨砺信与情谊深种(1/3)
二月末的雨来得急,淅淅沥沥下了三天,把黑石镇的泥土泡得发软,镇外那条通往西仓的土路,早已泥泞不堪。
林越站在通商署的窗前,望着窗外连绵的雨幕,眉头微蹙——昨日阿古拉派人来报,沙驼部第二批商队已从部落出发,载着二十匹西域良驹和一批宝石,预计今日午后抵达黑石镇。
可这雨若不停,商队走在土路上,不仅马蹄容易陷进泥里,货物也怕被雨水打湿。
“林都尉,周队正带着亲兵去加固商道了,还让人在泥泞处铺了木板,应该能让商队顺利进来。
”赵衡捧着一本湿漉漉的账册走进来,衣角还滴着水,“西仓那边我也去看过了,给沙驼部准备的茶叶和粮食都好好的,地窖里干燥得很,就是通往商栈的那段路,得再垫些碎石。
”
林越转过身,接过账册翻了两页——上面记录着上月商栈的交易明细,仅一个月,沙驼部的羊绒毯就卖了三十五条,葡萄干卖出两百多斤,中原的茶叶和丝绸也通过阿古拉的商队,运出了四十多件,账目清晰,分毫不差。
“辛苦你了,冒雨去西仓。
”林越递给他一块干布,“先擦擦水,别冻着了。
”
赵衡接过干布擦了擦衣角,笑着说:“不辛苦,能为商路出点力,心里踏实。
对了,李姑娘一早去驿站了,说要给商队准备热姜汤,还让厨房炖了驱寒的羊肉汤,等商队到了就能喝上。
”
林越点点头,心里泛起暖意。
自从商栈落成,李青瑶几乎天天泡在商栈和驿站之间,一会儿帮着清点货物,一会儿教沙驼部商人说中原话,连妞妞都被她带着,成了商栈的“小帮手”,每天跑去马厩喂马,还帮着给客人递试吃的葡萄干。
“轰隆——”一声惊雷从远处传来,雨势忽然变大,窗棂被雨点打得噼啪作响。
林越走到门口,望着镇口的方向,隐约能看到几个模糊的身影——是周武带着亲兵,正弯腰在泥路上铺木板,雨水顺着他们的头盔往下流,把棉甲都打湿了,却没人停下手里的活。
“林都尉!”一个亲兵骑着马从镇口方向赶来,马身上满是泥点,他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说,“周队正让我来报,商队已经到十里外的哨卡了,就是雨太大,马蹄陷进泥里,走得慢,估计还得一个时辰才能到。
”
“知道了。
”林越点头,“你先去驿站喝碗姜汤暖暖身子,再带些蓑衣和斗笠去给周队正他们,让他们别淋坏了。
”
亲兵应声而去,林越转身回屋,拿起墙上的蓑衣和斗笠——他打算去镇口接商队。
刚走到院门口,就见妞妞撑着一把小油纸伞,从驿站方向跑来,伞沿太小,雨水打湿了她的袖口,却依旧跑得飞快。
“林叔叔!”妞妞跑到他面前,仰着小脸,手里还攥着一个油纸包,“李姐姐让我给你送包子,说你肯定没吃早饭,让你先垫垫肚子。
”
林越蹲下身,帮她理了理被雨水打湿的刘海,心里一暖:“妞妞怎么自己来了?雨这么大,小心滑倒。
”
“我不怕!”妞妞挺起小胸脯,把油纸包递给他,“李姐姐还在驿站煮姜汤呢,她说商队的人肯定冻坏了,要多煮些。
对了林叔叔,阿古拉叔叔这次会带宝石来吗?上次他说西域的宝石是彩色的,像彩虹一样。
”
“会的。
”林越笑着点头,接过油纸包,里面是两个热乎乎的肉包子,“等商队到了,让阿古拉叔叔拿给你看好不好?”
妞妞高兴得拍手,刚要说话,就见李青瑶撑着一把大伞,提着一个食盒从远处走来,食盒外层裹着棉絮,显然是装着热姜汤。
“妞妞怎么跑这么快?我刚转身拿勺子,你就没影了。
”李青瑶走到近前,无奈地摇摇头,又看向林越,“你要去镇口接商队?雨这么大,要不我跟你一起去,还能帮着递姜汤。
”
“好。
”林越点头,帮她把蓑衣的带子系紧,“路上小心些,泥路滑。
”
三人一起往镇口走,妞妞走在中间,一手牵着林越,一手牵着李青瑶,小油纸伞在雨幕中晃来晃去。
走到半路,就见周武带着几名亲兵迎面走来,他们身上的蓑衣都湿透了,脸上却满是笑意。
“林都尉!”周武快步上前,“商道的木板都铺好了,刚才哨卡那边来报,商队已经过了黑风口,再走二里地就到镇口了。
”
“辛苦你们了。
”林越拍了拍他的肩膀,“先去驿站喝碗姜汤,暖暖身子,剩下的事交给我们。
”
周武刚要推辞,就被李青瑶打断:“周队正,你们都淋了这么久的雨,再不去暖和暖和,该着凉了。
这里有我和林都尉,放心吧。
”
周武只好点头,带着亲兵往驿站方向去了。
林越三人继续往前走,刚到镇口老槐树下,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虽被雨声掩盖,却依旧清晰可辨。
“来了!”妞妞踮起脚尖,往雨幕深处望去。
很快,一队黑影出现在视线里——为首的是阿古拉,他骑着一匹白马,身上裹着一件厚厚的皮袍,雨水打湿了他的胡须,却依旧挺直腰杆;身后跟着十余名沙驼部商人,每人骑着一匹马,马背上驮着鼓鼓的行囊,行囊外层裹着油布,显然是为了防雨;最后面是二十匹西域良驹,每匹都由专人牵着,马蹄踏在铺好的木板上,发出“笃笃”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