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疯牛”伏诛半月后—釜底抽薪(1/3)
时间:民国二十二年,夏至,“疯牛”伏诛半月后
地点:朱家角“莲记”跨河大桥(已近完工)、陆家浜“金流”汇兑庄总库、榴莲分舵“藏书阁”刑房、牛家浜界河“迷雾泽”、右浜互助会“百晓生”谋士团
第一章:釜底抽薪
夏至日长,苏州河上却笼罩着一层无形的阴霾。
朱家角那座历经磨难、终于即将竣工的跨河大桥,迎来了官方的最终勘验。
然而,勘验官吏在仔细核查工程文书时,眉头越皱越紧。
他们发现,数份关键的建筑材料采购单据、工匠雇佣契约,甚至部分结构设计图纸的副件,竟与官方存档存在细微但致命的差异——供应商资质存疑、材料规格标号降低、甚至出现了伪造的官方许可印章!若非极其熟悉工程内情和官面文章之人,绝难发现这些精心设计的破绽。
一旦坐实,不仅大桥无法通过验收,黄榴莲更将面临巨额的罚金甚至官司缠身,前期投入血本无归。
与此同时,陆家浜“金流”汇兑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
数份内容详实、证据看似确凿的匿名举报信,被同时投递到了商会、报馆乃至官府,指控“金流”庄非法集资、挪用客户存银、与黑道勾结洗钱。
更致命的是,几位与“金流”庄有密切往来、存储了大笔资金的乡绅和商贾,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一封密信,信中精准地点出了他们与“金流”庄某些不便为外人道的隐秘交易细节,并暗示“金流”庄即将被查,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挤兑风潮。
阴险!毒辣!攻击不再局限于肉体与有形资产,而是直指黄榴莲的官方关系与商业信誉!手段高明,精准地利用了规则与人性之弱,如同两条毒蛇,悄无声息地缠向了黄榴莲的咽喉。
黄榴莲捏着那份被标注出问题的文书副本,听着账房先生汇报挤兑情况,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疯的杀完了,又来玩笔杆子的?”他声音平静,却蕴含着风暴,“影子,去把这只躲在幕后的‘笔牛’给我从书堆里挖出来!我要把他的笔,折断塞进他的喉咙里!”
第二章:暗影寻墨
影子立刻意识到,对手是右浜互助会排名第五的“百晓生”。
此人并非武夫,而是一落魄秀才出身,心思缜密,诡计多端,尤擅文书造假、构陷布局、散播谣言,是“铁牛”麾下首席智囊,掌管着互助会的情报与账目。
其麾下“谋士团”人数不多,但皆是精通律例、熟悉官场规矩、善于舞文弄墨之辈。
那文书上的细微改动和匿名举报信的笔锋,都带着一种刻意模仿官样文章却又难掩阴损的独特文风。
暗探顺着伪造文书的来源和举报信的投递渠道反向追查,发现所有线索经过几层转手后,都隐隐指向牛家浜界河一片常年被浓雾笼罩、水道错综复杂的芦苇沼泽——“迷雾泽”。
那里视线受阻,方向难辨,寻常船只进去极易迷失。
暗探高价买通了一个曾误入“迷雾泽”、侥幸逃出的老渔夫,得知泽中深处有一处地势稍高的孤岛,岛上似乎有简陋屋舍,偶尔在雾散时能看到有人影活动,但周围水道布满了迷惑人的假标记和暗桩。
暗探派出水性好的手下,试图驾小舟潜入“迷雾泽”,但泽内雾气弥漫,参照物极少,暗探很快迷失方向,绕了几圈后竟又回到了原点,还触发了水下的响铃机关,引来了几支从雾中射出的冷箭,无功而返。
第三章:藏书阁攻心
必须找到通往孤岛的正确水路以及“百晓生”的活动规律。
一名因拖欠印子钱而被“谋士团”控制、被迫为其抄写文书的中年文牍,成了影子的目标。
此人被秘密抓获时,怀中还揣着未抄完的伪造账目。
此人被带入分舵那专破文人心防的“藏书阁”刑房。
此房四壁皆书柜,摆满了各类典籍,看似雅致,但所有书籍的内容都被恶意篡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