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疯牛”伏诛半月后—釜底抽薪(2/3)
史子集颠倒错乱,诗词歌赋污秽不堪,甚至夹杂着受刑者亲友被丑化、侮辱的伪造传记。
受刑者被强迫阅读这些被扭曲的知识,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煎熬与恶心。
行刑者则在一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尖锐刻薄的语言,逐条批驳、嘲弄受刑者曾经信奉的道德文章和理想信念。
那文牍初时还试图引经据典抗辩,但在看到自己敬仰的先贤着作被恶意篡改,听到行刑者将自己苦读多年的学问批得一文不值,甚至提及他家中老母妻女并加以污言秽语时,他的精神支柱彻底崩塌了。
他双手抱头,痛苦地嘶吼:“别念了!别说了!我招!进……进‘迷雾泽’……要看……水面的……浮萍走向……逆着……浮萍漂流的方向……走……遇到……三块……品字形的……黑色礁石……向右转……直行……就能……看到……孤岛……‘百晓生’……他……他每日……午后……必在……岛中央……的……茅草亭内……品茶……看书……”
第四章:迷雾泽潜行
得到这需要极高观察力的情报,浪里白深知此次侦察的关键在于耐心与细致。
他选择在一个清晨,雾气尚未完全弥漫的时刻,独自驾一叶扁舟,悄无声息地滑入“迷雾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牢记文牍的交代,不再依赖直觉和常规标记,而是紧紧盯着水面上那些不起眼的浮萍。
果然,他发现泽内水流看似杂乱,但浮萍的漂移方向在特定区域呈现出一种微弱的规律性。
他小心翼翼地逆着浮萍的方向划船,在能见度极低的雾中艰难穿行。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雾气中隐约出现了三块品字形排列的黑色礁石轮廓。
他按照指示右转,又划行了一段距离,眼前的雾气似乎淡薄了一些,一座孤岛的阴影出现在前方。
他不敢靠得太近,将小舟隐藏在一片茂密的芦苇丛中,自己则口含芦管,悄无声息地潜泳靠近孤岛。
岛不大,中央果然有一座简陋的茅草亭。
此刻已近午后,雾气稍散,只见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身形清瘦、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正坐在亭中,慢条斯理地烹茶,手中捧着一卷书,看得入神,正是“百晓生”!他神态悠闲,与周围险恶的环境格格不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浪里白注意到,岛上除了“百晓生”和远处两个负责警戒、看起来也像是读书人打扮的护卫外,并无太多武力。
但孤岛四周的水域,看似平静,水下却隐约有铁链和网状的阴影,显然是防御工事。
他确认了目标和环境,便悄然潜退。
第五章:智破迷局
根据浪里白的情报,“百晓生”本人武力低微,据点防御主要依靠天然迷雾和机关。
黄榴莲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派人按照浪里白探明的路线,秘密潜入孤岛,控制或擒拿“百晓生”;另一方面,动用官方关系和社会力量,紧急澄清谣言,稳定“金流”庄的挤兑风潮,并反制那些伪造的文书指控。
三日后,一个乌云密布的下午,雾气比往常更浓。
数条轻捷的快艇,载着榴莲帮最精锐的行动队,由浪里白亲自领航,沿着那条隐秘的水路,悄无声息地逼近“迷雾泽”孤岛。
行动队成员皆黑衣水靠,口衔枚,马蹄包棉,登岛时未发出任何声响。
浪里白如同鬼魅,率先解决了岛边两名注意力被浓雾分散的护卫。
随后,行动队迅速散开,包围了那座茅草亭。
“百晓生”依旧在亭中看书品茶,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察觉。
直到黄榴莲的身影如同铁塔般出现在亭口,挡住了本就昏暗的光线,他才缓缓抬起头,扶了扶眼镜,脸上竟无多少惊慌之色,反而露出一丝讥诮的笑容。
“黄老板?真是稀客。
可是为那大桥验收文书和举报信而来?”他语气平静,仿佛在谈论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