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俗愿与沸鼎(1/3)
从小算命的就说我小手指过三关,不愁吃也不愁穿。
这话,像一句谶语,更像个甩不掉的牛皮癣。
我,大学数学系毕业,同学们都在用微积分和概率论构建金光闪闪的未来,我却一头栽进了“不愁穿”的预言里,妄图用服装生意提前兑现它。
结果呢?预言只兑现了一半。
网店就倒闭,那天,我坐在堆满滞销衣物的客厅中央,四周是摞到天花板的纸箱,里面塞满了“韩版爆款”卫衣、“复古港风”衬衫,还有几千条号称“明星同款”的打底裤。
空气里弥漫着新布料那股略带刺激性的味道,混合着积尘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霉味。
我随手翻开一个箱子,里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的、荧光绿色的T恤,当初就是听信了“这个颜色夏天绝对爆”的鬼话,一口气进了五百件,如今它们像一片凝固的、绝望的韭菜田。
“不愁穿……”我喃喃自语,随手扯起一件荧光绿T恤,苦笑着比划了一下,“挺好,这辈子运动服、睡衣、抹布,都齐活了。
”
可我不服气啊!胃袋的饥饿感是真实的,房东催租的敲门声是真实的,支付宝里个位数的余额更是真实得刺眼。
“不愁吃”这三个字,像个遥不可及的饼,挂在算命先生那张布满褶皱的嘴边。
转机来得充满烟火气。
发小赵胖子,就是那个当年高数考了三次才勉强及格,现在体重快赶上他当年高分数值的家伙,开着他那辆浑身乱响的破面包车,把我从“衣服坟墓”里捞了出来。
“瞅瞅你这德行!跟这堆破布殉情呢?”他嗓门洪亮,一身肥肉随着动作乱颤,浑身散发着一股混合了豆瓣酱、牛油和汗水的复杂气味,但这气味,比我这屋里的死气沉沉强了千百倍。
那晚,他把我拽到了他的地盘——大学城后街的“胖子麻辣烫”。
晚上九点半,正是夜宵的黄金时段。
窄小的门脸前人头攒动,白色的水蒸气从门里汹涌而出,混着辣椒的焦香、骨汤的醇厚、麻酱的浓腻,形成一股强大的、具有吸附力的气场,仿佛能把所有路过的饥肠辘辘的灵魂都卷进去。
店里更是热火朝天。
逼仄的空间挤满了穿着随意的大学生,有的趿拉着拖鞋,有的还背着书包,围在那个巨大的、冒着寒气和雾气的选菜柜前,七手八脚地往自己的篮子里夹菜。
赵胖子系着一条沾满油渍的围裙,额头亮晶晶的全是汗珠,手里拿着计算器和夹子,眼神像雷达一样扫过每个顾客的菜篮,嘴里报出的价格又快又准:“素菜一块五,丸子两块五,肉三块五……鹌鹑蛋算丸类!豆皮算素菜!你这盆,二十三块五,扫码还是现金?”
“叮咚!微信到账,二十五元!”
“叮咚!支付宝到账,十八元!”
那一声声清脆的电子提示音,在我听来,简直比任何交响乐都悦耳动听。
我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围着热气腾腾的麻辣烫碗,嘶嘶哈哈地吃着,聊着课堂趣事、社团活动、懵懂的爱情,生活的压力和未来的迷茫,似乎都被这滚烫的、带着强烈味觉刺激的食物暂时驱散了。
我的心,像被投入了一块烧红的烙铁,滋滋作响。
一种强烈的、近乎本能的欲望涌了上来——我要在这里,我要拥有这样一家店,我要听到那“叮咚”声为我而响!
“胖子,”我抓住他擦汗的间隙,声音因为激动有些沙哑,“教我,带我入行。
”
赵胖子抹了把脸上的油汗,上下打量我一番,咧开大嘴笑了,露出被烟渍熏得微黄的牙齿:“咋?咱数学系的高材生,要改行研究流体力学(指熬汤)和组合优化(指配菜)了?成啊!不过哥们儿得给你打预防针,这活儿,可比解偏微分方程累多了!起早贪黑,烟熏火燎,挣的是辛苦钱,沾的是满地油。
”
“我不怕辛苦!”我斩钉截铁。
在几千件卖不出去的衣服和还不完的平台欠款面前,所谓的“辛苦”显得那么具体,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