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剩肉破局(2/3)
依旧选在午市过后。
今天,我看到了更清晰的画面。
张全福依旧拿着那个饭盒,走向盖浇饭摊。
这次,他点的是“回锅肉盖饭”。
我看着他提着饭盒回到张记,就在店门口支了张小马扎,埋头吃了起来。
我耐心地等着。
约莫十几分钟后,他吃完,起身,将饭盒扔进旁边的垃圾桶。
就在他转身进店的瞬间,我迅速起身,假装路过,走到那个垃圾桶旁。
垃圾桶不深,我能清晰地看到,那饭盒里,赫然剩下差不多半碗的回锅肉!白米饭几乎吃光了,但那油光锃亮、肥瘦相间的肉片,却大半残留。
《易经》有云:“饮食必有讼。
”此言虽指宴饮易生争端,但引申开来,一人之饮食,亦可见其境遇心绪。
张全福点回锅肉这等油荤厚重的菜,说明其内心仍渴望丰足,属“离火”之欲求;但竟剩下一半肉不吃,此乃极大的反常。
肉者,血肉有情之品,在卦食体系里,对应“兑卦”,主口腹之欲与收获。
有肉而不尽食,非不欲也,实不能也,或心有事,食不甘味,或经济困窘,需俭省以待不时之需?观其神色愁苦,后者可能性更大。
这“剩肉”之象,强烈指向“兑”卦受损,收获远低于预期,甚至呈现“节卦”之象,俭节过甚,近乎于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了印证,我决定冒险接触一下那个盖浇饭摊的老板。
我走过去,点了一份和他一样的回锅肉盖饭,状似随意地攀谈。
“老板,生意不错啊。
”我搭话。
摊主是个黑瘦的中年人,一边颠勺一边回:“混口饭吃呗。
比不了你们开大店的。
”他显然认得我是对面麻辣烫的老板。
“我看刚才张记的老板也来您这买饭,”我故作闲聊,“他常来?”
“老张啊,”摊主手下不停,叹了口气,“以前可是我们这摊子的老主顾,点菜也大方。
这几个月……唉,人是常来,但你看他点的,回锅肉,却剩下大半碗肉,我看着都心疼。
问他,只说没胃口。
可谁信呢?肯定是店里……难啊。
”他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然明了。
“听说他铺子要转让?”我压低声音问。
摊主警惕地看了我一眼,含糊道:“这我可不知道。
不过……前几天倒是有生人来他店门口转悠,指指点点的,看着不像吃饭的。
”
生人?是周老板的人,还是其他有意接手的人?
线索似乎越来越清晰。
但我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我想起周老板提到的“当金镯凑房租”。
这属于“事象轴”上的关键信息,若能核实,张全福资金链断裂的推断便几乎可以坐实。
大学城附近就有一家老字号的当铺,“恒昌典当”,有些年头了,门脸古旧,透着股沧桑。
下午,我借口路过,踱步进去。
当铺里光线昏暗,高高的柜台后面坐着一位戴着老花镜、穿着灰色长衫的老先生,正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一块玉佩。
我假装看柜台里陈列的死当物品,目光扫过,心中却在盘算如何开口。
直接问张全福是否来当过金镯,太过唐突,也容易引起对方警惕。
正踌躇间,那老先生抬起头,从老花镜上方看了我一眼,慢悠悠地道:“后生,看什么呢?我这儿可没有你们年轻人喜欢的稀罕物件。
”
我灵机一动,笑道:“老先生,我不买东西。
是想跟您打听个事。
我对面张记餐馆的张老板,您认识吗?”
老先生扶了扶眼镜,打量着我:“老张?认得。
怎么?”
“他前阵子好像说家里有个老式的金镯子,花样挺别致,我想看看,要是他肯割爱……”我编了个理由。
老先生闻言,却是摇了摇头,叹道:“你来晚啦。
那镯子,半个月前他就拿来当啦!活当,期不长。
说是……唉,等米下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