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盛宴(上)(3/3)
之是一个充满谜团之人,无疑,他也是一个高尚之人。
安仕黎相信,自己没有选择跟随洪辽而是留在石建之身旁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肉香弥漫,酒香四溢,宴会的气息已经令一切都陷入了朦胧之中。
洪辽轻轻抿下一口淡酒,微笑地看着喧哗的众人,他的目的差不多达到,现在是该启动下一步了。
他轻咳两声,示意人群安静,听他发言。
洪辽站起身来,对众人说道:
“诸君皆英才也!不妨趁大战刚毕,酒兴正酣,展望一番我踏北之前景,谈谈将来之战略。
提前声明,此番是随心随性而谈,与终平大政方针无干,诸君可各抒己见,本总督统统当作是酒后豪言,不会挂怀,诸君也不必拘束,都来说说!”
洪辽此次宴会的目的正在于此,此战的得胜并没有令洪辽感到多少宽慰,经历此战,他感受到只要宣国人大军南下,终平立马便会陷入巨大危险。
踏江以北,早已无一处是安全之地,洪辽迫不及待地想要南渡踏江,回到真正安稳的地方。
但南渡不是他想想就可以办成的,其一,他需要皇帝诏令准允,其二,他得探一探终平的人心所向是在何处,免得自己正筹划着南撤时又冒出来一个辛梦阳坏他大事。
第一个问题,洪辽相信不会有太过麻烦,根据他掌握的情报以及从宣、燕、凝传来的消息显示,三国国君正在组织一场会盟,这场会盟所瞄准的目标必定是大昭。
洪辽已经拟了一份奏章发往京师,称维持踏北防线劳而无功,宣军大军出动,踏北昭军就将陷入死境,同时夸大了三国会盟所造成的影响。
他还在奏章里表明,将大昭仅剩的踏北领土割让给宣国将是破坏三国同盟与延迟三国联合攻势的唯一方法,请求圣上准允踏北军南撤以收缩防线,并派出密使和宣国方面订立盟约,以割让踏北四城为条件换取昭、宣停战,从而达到三国同盟的不攻自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个问题,洪辽也相信不会有大麻烦,因为圣旨一到,底下人反对有什么用?
他举行这一场战略商讨的目的在于把主战分子都锁定出来,特别是像辛梦阳、石建之这类手握兵权之人,要提前采取措施,以免届时产生变数。
辛梦阳,洪辽早已断定此人是主战派,要不遗余力解决掉,只是现在还没到下手的时候,至于石建之……此人的态度还有待观察。
而选在宴会正酣之际举行,便是降低此事的严肃性,使所有人尽可能地放松警惕。
洪辽突然的商谈战略,令绝大多数人都颇觉摸不着头脑,以为是洪辽有了些金戈铁马的兴致,想要附和附和,讨洪辽的欢心,唯有洪思用敏锐捕捉到洪辽的正式想法。
他不止一次地得知过洪辽南撤的打算,他知道洪辽的这一出,为的就是确立踏北不可守,唯有南撤的中心思想,并将所有主战分子都锁定上。
然而在准备大施拳脚前,洪思用还是不免感叹洪辽的狭隘。
这位踏北总督的耳边早就没有所谓的实话,大家都只会根据洪辽的心意揣度他想要说的话,倘若众人以为洪辽是想要抒发豪迈,从而献上些慷慨激昂实则不着边际的主战言论,这与洪辽的目的不就背道而驰了吗?
这恰恰给了已经揣度出洪辽心思的洪思用发挥之机会,令他喜不自胜。
洪思用激动地向洪辽说道:
“大人,可否让小侄发表些意见?”
洪辽挑了挑眉头,让一个十二岁少年大谈战略是否有些不妥当?但他很快想起了洪思用当初是如何教授他如何安全地南撤,他相信这个小子一定可以说出自己的心声,立马就向洪思用颔首道:
“好!少年壮志,果然可嘉!诸君莫嫌此子年轻,当与我一同听听他的看法。
”
洪思用微微勾起了嘴角,他先是向众人恭敬地行了一礼,接着就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
“踏北不可守!北疆安宁之长策,唯有南撤。
”
喜欢缔王志请大家收藏:()缔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