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明基建录> 第13章 新军初啼

第13章 新军初啼(2/3)

回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整个过程,不过一炷香的功夫。

     当最后一个匪徒的身影消失在密林里,现场静得只剩下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还有东宫卫卫士们粗重的呼吸。

     他们还维持着举枪的姿势,脸上满是怔忡——手里的枪杆还在抖,可仗已经打完了?有个年轻卫士忍不住往前走了两步,盯着地上那具被弩箭射穿胸膛的匪尸,咽了口唾沫,声音发颤:“这……这弩箭,能透三层甲?” 沈锋没理他,正指挥着人检查装备:有人蹲在地上给弩箭上油,油布擦过机匣的声音很轻;有人在清点剩下的震天雷,每数一个就往册子上画个圈;还有人用炭笔在册子上写着什么——那是朱允炆教他们的,每次行动后都要记“战损数据”,连弩弦松了几分都要写清楚。

     车帘彻底掀开,朱允炆走了下来。

    他没看地上的尸体,也没问匪徒的去向,只走到沈锋身边,扫了眼那本册子,指尖在“弩机弦松”四个字上顿了顿:“弩机没出大问题吧?” “回殿下,十二具弩机里,有三具连续击发十二次后,弦有点松,得换新弦才能用。

    ”沈锋低着头,声音恭敬,指腹在册子上的“二十八步”上蹭了蹭,“震天雷投掷距离也不够,平均才二十八步,比训练时少了两步,是属下没训好。

    ” 朱允炆摇了摇头,目光扫过那群灰甲卫士——他们脸上沾着硝烟,甲叶上溅着血点,却没一个人露出得意或畏惧的神色,眼神里只有冷静,像刚淬过火的钢。

    他忽然笑了,声音里带着松快:“很好。

    这火,算是点起来了。

    ” 消息传得比风还快,比紫金山的雾还浓。

     当天下午,京营外的酒肆就坐满了打听消息的兵卒,连掌柜的都特意多烧了两壶热水,等着听新鲜事。

     一个刚从紫金山换岗回来的老兵,正拍着桌子唾沫横飞,酒碗里的酒晃出了边:“我跟你们说,那灰甲卫士的弩箭,能射五十步!五十步啊!咱们京营的弓,最远才四十步,还不一定能中!我亲眼看见的,有个匪徒离着五十步,箭直接透了他的甲,钉在石头上拔都拔不出来!” 旁边卖包子的货郎也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个热包子,压低声音:“还有那震天雷,一响能炸翻一片!我今早路过紫金山脚,还看见地上有个大坑,石头都炸成粉了,风一吹就飘起来,跟白面似的!” 更有甚者,说那支卫队是“神兵下凡”,刀枪不入,能凭空掷雷,连箭都能转弯。

    这些话越传越玄,最后连宫里的太监都在私下议论,捧着茶盏说“皇太孙手里有支鬼神莫测的强军”,连走路都比往常更谨慎几分。

     东宫卫的卫士们更是成了“香饽饽”。

     有相熟的京营将领找他们喝酒,酒过三巡就拐弯抹角地问灰甲卫队的训练法子,连护卫的伙食都要打听;兵部的主事借着“查验匪患”的由头,去紫金山现场看了半天,盯着地上的弹坑和箭簇,脸色变幻不定,手指在弹坑边缘摸了又摸,最后只叹了句“此物竟有这般威力”。

     王钺跟着朱允炆多年,从没见过这阵仗,忍不住在回东宫的路上问:“殿下,咱们这卫队的名声,是不是太响了点?万一……万一陛下怪罪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允炆正看着格物书院送来的弩机改进图,指尖在“连射十支”的字样上划着,头也没抬:“要的就是这么响。

    皇祖父在宫里,可都看着呢。

    ” 他心里清楚,这名声传得越玄,朱元璋就越会在意——老爷子一生戎马,最懂“强军”的分量,也最清楚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对大明意味着什么。

     而那些叔王们听到消息,也会多几分忌惮:一个能造出强弩、震天雷,还能练出精兵的皇太孙,可不是好惹的软柿子。

     此刻的北平,燕王府的书房里却静得吓人。

     朱棣手里摩挲着一枚青铜兵符,指腹在“镇朔军”三个字上反复蹭着,目光落在桌上的密报上——那是他派去南京的谍报人员送来的,上面写着“灰甲卫五十人破匪百余人,用连弩震天雷,伤亡零”。

     旁边的谋士道衍和尚捻着佛珠,声音轻得像雾:“殿下,这朱允炆,藏得深啊。

    ” 朱棣哼了一声,把兵符往桌上一放,发出沉闷的响:“本王倒小瞧了这个侄子。

    五十人能破百匪,若是扩编成千,岂不是能挡万军?” 他顿了顿,眼里闪过冷光,“再探!我要知道那连弩的图纸,要知道那卫队的训练法子,一点都不能漏!” 道衍和尚点了点头,佛珠转得更快了:“殿下放心,已经让人去接近格物书院的工匠了。

    只是……那朱允炆敢这么张扬,怕是有陛下默许,咱们得再等等。

    ” 朱棣没说话,只是看向窗外——北平的风比南京冷,吹得院外的老槐树落了满地叶子,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思,乱得很。

     次日朝会,气氛比往常沉了几分,连殿外的铜鹤都像是屏住了呼吸。

    朱元璋高坐在龙椅上,鎏金的龙纹在晨光里泛着冷光,他目光扫过殿下的文武百官,最后落在了朱允炆身上——那眼神里有探究,有审视,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像极了狩猎前的老鹰,盯着猎物的一举一动。

     朱允炆心里早有准备,依旧站在太子身后,神色坦然,手里的朝笏握得稳,连指节都没泛白。

    他知道,昨日紫金山的事,今日必定会在朝堂上掀起波澜,有人会弹劾他,也有人会观望,而他要做的,就是稳稳接住这波风浪。

     果然,没过多久,御史台的李御史就出列了。

    他捧着朝笏,躬身行礼,声音却带着几分刻意的尖锐:“陛下,臣有本奏。

    近日听闻皇太孙在东宫之外私练甲士,人数虽少,却配有特制军械,且在紫金山与匪交战,未禀兵部,未报五军都督府——此乃逾制之举,恐乱祖制,请陛下明察!” 这话一出,殿里顿时静了,连呼吸声都轻了几分。

    文武百官都低着头,没人敢说话——谁都知道,皇太孙是陛下的心头肉,可“私练甲士”在洪武朝确实犯了忌讳,当年蓝玉案就是因“私养甲士”而起,那可是掉脑袋的罪过。

     朱元璋没说话,只是敲了敲龙椅扶手,声音沉得像撞钟:“允炆,你有话说?” 朱允炆往前迈了一步,躬身行礼,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像落在青石上的雨:“回皇祖父,孙儿并非‘私练甲士’。

    ” 他直起身,目光看向李御史,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李大人说孙儿‘逾制’,敢问逾了哪条制?《大明会典》卷二十七载,东宫可设护卫,掌晨昏护卫、巡逻之责,编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反击皇宫 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我在六界磕CP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 飞刀圣剑2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莲花楼之渡莲者为药 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 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 两个失忆的百岁老人:门后终极 穿越之边疆崛起 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 一枪定山河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大明执政官 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 玄黄十二域 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 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 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 斗战万界 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 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 翰土惊尘 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 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 猎秦 梦主:从拾荒开始 双生龙影 雀雀我呀,钓到清冷狐仙啦 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 重生1949海外争霸 朱棣的麒麟逆子 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 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 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穿越大夏秀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