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明基建录> 第13章 新军初啼

第13章 新军初啼(3/3)

制五百人。

    孙儿这支卫队,人数五十,尚不足护卫编制的十分之一,所用驻地是营造司闲置偏院,未占东宫一寸土地,何来逾制?” 李御史愣了愣,显然没料到他对《大明会典》这般熟悉,顿了顿又道:“可那军械!特制弩机、震天雷,非东宫制式之物,恐有不妥!万一……万一落入歹人之手,岂不是祸乱之源?” “不妥?”朱允炆笑了笑,从袖里掏出两本册子,递给旁边的太监,“这第一本,是格物书院的军械造册,上面写着弩机、震天雷的研发缘由——为护卫书院图册与工坊物料,每一笔物料都有营造司的签字;这第二本,是卫队的军械领用记录,每一支弩、每一枚震天雷都登记在册,没有一件外流。

    ”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让殿里每个人都能听见,“前日紫金山遇袭,匪徒带着边军制式弯刀,显然是有备而来。

    若不是这弩机和震天雷,孙儿恐怕已遭不测,连带着东宫卫的百余人,也得折在那里——李大人觉得,保护国之重器、护驾有功的军械,不妥在何处?” 他又看向朱元璋,躬身道:“皇祖父,孙儿这支卫队,兵卒皆是从营造司、书院护卫中选出,没占京营一兵一卒;所用军械,皆是工坊自制,没花内帑一两银子;训练战术,皆是为了护卫东宫与书院——句句合制,事事为公,何来‘私练’之说?” 一番话,说得条理分明,有理有据,连李御史都张了张嘴,竟找不出反驳的话来,只能低着头,额角渗出了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元璋看着殿下文雅却不失锋芒的孙子,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昨晚已从锦衣卫那里得了详细奏报,知道那支灰甲卫队的战术有多新奇,军械有多犀利,更知道朱允炆在训练时有多用心,连弩弦松几分都要亲自过问。

     他原以为朱允炆只懂营造、书院的事,却没料到,这孙子在军事上,竟也有这般天赋和心思。

     更让他在意的,是朱允炆的“野心”——从营造司攒财富,到格物书院聚人才,再到如今练出这支精兵,每一步都走得稳、走得准,像是早就规划好了,比太子更有帝王的沉稳。

     是该压一压,还是该放一放?朱元璋沉默了良久,殿里的空气都像是凝固了,最后终于开口,声音带着帝王特有的威严:“李御史所奏,查无实据。

    允炆为护卫书院、工坊编练卫队,击溃匪类,护驾有功,无过。

    其所用军械,既为自制,便准其继续研发试用,若有成效,可报兵部,酌情推广。

    ” 这话,没说支持扩编,却默许了卫队的存在,还给了军械研发的权限,相当于给朱允炆吃了颗定心丸。

    朱允炆心里松了口气,躬身谢恩——这一步,他赌赢了。

     退朝后,朱允炆没回东宫,直接去了营造司的偏院——那里是卫队的临时驻地,院墙上还挂着昨日用过的弩箭,箭簇上的血已经干了,变成了深褐色。

     沈锋和十几个骨干早已在院里等着,桌上摆着一张紫金山遇袭的地形图,用炭笔标着匪徒的埋伏点、卫队的进攻路线,连震天雷的爆炸位置都画得清清楚楚。

     旁边还放着几本册子,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弩机弦松弛:建议在弦轴处加铜片固定,增加耐磨性” “三人小组间距:林地行进时应保持两步,而非训练时的三步,避免被树枝阻碍”“震天雷投掷:需增加臂力训练,目标三十步,可加沙袋练习” “殿下。

    ”见朱允炆进来,众人都起身行礼,声音整齐,没有半分懈怠。

     朱允炆摆了摆手,走到桌前,指着地形图上匪徒溃逃的路线,指尖在一处山坡上点了点:“这里,三组的穿插有点慢了。

    昨日是步兵,若是遇到骑兵,根本拦不住。

    下次训练,要加骑兵模拟科目——找营造司做几匹假马,让他们练怎么用弩箭射骑兵,怎么用震天雷挡冲锋。

    ” 沈锋立刻点头,从怀里掏出炭笔,在册子上记了下来,字迹工整:“是!臣这就去安排,明日就找营造司的工匠对接假马的事。

    ” “还有弩机。

    ”朱允炆拿起桌上的一支弩,掂了掂,弩身的木质还带着新料的清香,“格物书院的工匠说,下次能造出能连射十支箭的弩,还能加个准星,射得更准。

    你们要提前练连射的节奏,别等新弩来了,还没摸透用法——连射时弩身会晃,得练怎么稳住,不然箭会偏。

    ” 众人齐声应下,声音里带着兴奋——他们都知道,新弩来了,这支队伍的本事会更强。

     朱允炆看着他们,忽然想起半年前第一次见这些人的时候——那时的沈锋还只是营造司的一个小工头,扛着木头走路都直喘气;还有几个后生,连字都认不全,看战术图时得让人念。

     可现在,他们能在战场上冷静指挥,能在战后复盘总结,甚至能提出改进装备的建议,眼里的光比刚来时亮了太多。

     这就是他要的军队——不是只懂厮杀的莽夫,而是有脑子、会思考、能进步的“理性之师”。

     “沈锋,”朱允炆忽然道,声音里带着几分郑重,“五十人太少了。

    下个月,从营造司再挑五十个——要选那些家里有牵挂的,更知感恩;书院也再选五十个,要懂点器械的。

    凑够一百五十人,分成三个队,每队五十人,各练一个战术:一队练山林作战,一队练平原防御,一队练街巷突袭。

    ”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训练强度加倍,我要你们在三个月内,能应对千人规模的突袭,能守住一座小城。

    ” 沈锋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单膝跪地:“臣遵旨!定不辜负殿下所托!” 朱允炆走到院门口,抬头看向远处的紫金山。

     夕阳正落在山尖,把云彩染成了金红色,像极了他心中那团正在燃烧的火。

    他知道,这支一百五十人的卫队,还只是星星之火,小得很,弱得很。

     但只要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不断改进战术、升级装备、培养骨干,总有一天,这星火能燎原,能烧遍大明的每一寸土地。

     昨日退朝后,朱元璋私下召见了他,没说别的,只递了一本“守御图”,淡淡道:“江山是朱家的,得守好。

    ” 那语气里的默许,他听得明明白白。

     洪武朝的风,终究会变。

    而他这支初试啼声的新军,会成为最硬的那根脊梁,撑起他想要的江山——一个没有藩王割据、没有战乱纷扰、百姓能安居乐业的江山。

    朱允炆握紧了拳,指节泛白,眼里的光比夕阳还亮:这一天,不会太远。

     喜欢大明基建录请大家收藏:()大明基建录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 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大明神医 北洋钢铁军魂 神女转世,平定四方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 我在六界磕CP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 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 莲花楼之渡莲者为药 袖里霜华1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 鬼王爷 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 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 异世之邪神降临 九域雄皇 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 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 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 明末:铁血山河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糊涂县令贾清廉 三国:我在三国支教 综武:浪荡不成被反推 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 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 猎秦 我是反派他亲爹 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 我当皇帝那些事儿 大唐状元赘婿 开局日向,我的功法来自华夏 朕的大学时代 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 香江:从街头到全球之巅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穿越大夏秀诗词 我在六界磕CP 飞刀圣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