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梦江南柳如是> 第七回 山深无桃源 名重生前累

第七回 山深无桃源 名重生前累 (3/3)



    ” 秦宁喝道:“少废话。

    ”持剑攻来。

     唐宁撤步闪开,脚步怪异,这是他在武陵大山中练的轻功,姿势虽不雅,却是实用,一下便摆脱了秦宁的攻势。

     秦宁连连急攻,唐宁空手抵挡不住,将背上长箫拔出,使的却是剑法,虽说那是铜箫,内力灌注,也是大有威势。

     秦宁见唐宁时隔一年多,功夫突飞猛进,不觉又嫉又恨,心道:“这小子不单文才在我之上,只怕再过几年,武功我也不是他的对手了。

    今日我一定要击败他。

    ”加紧攻势。

     唐宁用的是铜箫,兵器上究竟不顺手,只靠脚步灵活,四下避让,场面上看去颇是惊险。

     从林中跳出一人,挥剑抵住秦宁。

     秦宁怒道:“你为什么要帮助小秀才?” 那人笑道:“小秀才在萧坡帮助过我,自然要还他这个人情。

    大家同窗,就算有些过节,总不能兵刃相向。

    ”却是那赵姓同窗。

     秦宁心道:“我在献陵差些便一剑刺死他,不过,在蔡州城门也算放他一马。

    ”当时老疯头在侧,若声张起来,只怕第一个死的便是秦宁。

     此处虽然偏僻,终究远离淮西,秦宁不宜久留,狠狠瞪唐宁两眼,转身离去。

     几日后回到淮西,秦宁带了一具尸身。

    李祐喜道:“秦师弟果然一击见功。

    ”却见秦宁脸色不佳。

     李祐将那尸身仔细一看,却是淮西军中一员有名的捉生将,脸色顿变。

     秦宁叹道:“我经过舞阳,不想却见了徐将军的尸身。

    我见识不足,不知徐将军遭何人所害,所以将尸身带回,师父见多识广,不知能否认出。

    ” 圆通看过伤口,哼一声道:“长安剑法。

    ” 李祐皱眉道:“长安剑宫居然参与。

    ” 圆通道:“长安剑宫的弟子很多在神策军中,这次派到前线军中也不稀奇。

    ” 秦宁一脸哀伤同类之色,咬牙道:“下次让我遇见,定要为徐将军报仇。

    ” 唐宁确实是东都军中信使。

    当日老疯头与唐宁欲投宣武军,路过洛阳伊阙,被东都留守吕元膺挽留在帐下。

     这日吕元膺便遣唐宁往潞州昭义军送信。

    当下从孟津北渡黄河,向太行山而来,他一身读书人打扮,一路不曾引人注意。

     两面高山百丈,深谷急水,道路却是险恶,自来便是盗匪出没之地。

    唐宁上到山腰之间,回头时已是云封山谷,路边一处简易茶棚,秦宁与丁士良居然便装在座,此外还有三人。

     狭路相逢,避之不及,唐宁直迎上前。

     秦宁却是不认识他一般,只与那四人低声攀谈。

     唐宁见秦宁不动声色,也寻张桌子坐定,再看身旁另一座上却是那赵姓同窗自在低头饮茶。

     丁士良甚是警觉,低声嘀咕,秦宁道:“左右不过两个书生,休要理他。

    ”他虽也是低声说话,声音却比丁士良要高,分明是要唐宁二人听得。

     丁士良回应几声,却是听不见的。

     半盏茶功夫,从山上下来一位带马的汉子,虽然穿着便装,却人人晓得潞州的信使到了。

    此处山路陡峭,无法骑马,丁士良等正是借此设伏。

     那信使似乎常行此路,与茶棚老板小二皆熟悉,打个招呼坐下喝茶。

     丁士良与秦宁对视一眼,起身先去。

     余下三人却似乎要坐得更久,等到潞州信使饮好茶去了一箭之地,这才起身欲去。

     赵姓同窗抬头笑道:“驼山派的朋友,杀人灭口的事,何必性急,多活一阵不好么?” 那三人大惊失色,拔剑攻上,分为上中下三路,看来乃是一种剑阵。

     唐宁原以为那三人也是淮西军士,不想却是驼山派,吃了一惊。

    看那三人使剑,忽然想起当年刺杀裴度的刺客似乎也是分为上中下三路配合,莫非当年的刺客竟是驼山派。

     赵姓同窗以一敌三,直落下风,唐宁看他出剑,在骊山大会见过,便是长安剑法。

     长安剑法攻势凌厉,防守自然有顾不到处,若是一对一时,攻敌所必救,然而这三人配合有素,相互弥补,竟看不出有明显的破绽。

     赵姓同窗一时拆解不开,眼见两名驼山派汉子一上一下将他逼住。

    另一名驼山派之人绕到他身后准备夹攻。

     唐宁拔箫抵住。

    那人吼道:“什么人?干吗插手?”唐宁笑道:“不过赶巧而已。

    ” 驼山派剑法看来只是剑阵厉害,唐宁将那人逼住,剑阵已散,那二人便出了漏洞。

     赵姓同窗立刻反守为攻,步步进逼,笑道:“驼山派功夫原来不过尔尔。

    ” 唐宁虽使铜箫,却也将那人逼得连连后退。

    那人一阵急退,靠到了店小二身旁,猛然脖颈一凉,已然身首分家。

     杀人的却是店小二,手中拿着一把切肉的菜刀,刀口一丝鲜血。

     那店主人嘿嘿一笑,使双掌欺上,照驼山派一人后心拍上,登时击杀。

     驼山派顷刻功夫三去其二,余下一人惊恐之下也被赵姓同窗击杀。

     没想到驼山派伏击潞州信使,反而落入他人圈套。

    那店主人功夫甚高,一掌将驼山派那人击死,决非江湖泛泛之辈。

     唐宁心下正盘算,赵姓同窗上前对那店主人行个礼道:“多谢王屋派师叔出手。

    师叔这手功夫可帅得很。

    ” 那店主人笑道:“大家既然结盟,自然有难共当,有福共享了。

    只要你我两家齐心协力,这河南一带还不是呼风唤雨。

    ”甚有得色。

     赵姓同窗转头向唐宁道:“又遇见唐兄,多谢了。

    ” 唐宁笑道:“看来一场好戏,偏叫在下这不入流的赶上显眼。

    真是惭愧。

    ” 那店主人嘿嘿一笑,店小二也是脸露不屑之色,想来是因唐宁使了不入流的青云剑法。

     赵姓同窗道:“唐兄,上次别后回到长安,曾向大师兄提及遇见你,大师兄对你甚为关切,吩咐再遇见你邀你到剑宫一叙。

    ” 唐宁道:“请赵兄代我向阎大哥问好,在下一时恐怕难回长安。

    ” 那店主人脸色顿时变得谦恭,道:“这位小兄弟用铜箫却使青云剑法,我眼拙看不出师承,不过看修为却是名家子弟,可否见告?” 唐宁道:“在下无门无派。

    ” 自然无人相信,唐宁见得多了,也不以为意。

     赵姓同窗道:“当年大师兄劝唐兄留剑宫不成,想不到唐兄如今却自己习武。

    ” 唐宁笑道:“微末功夫,防身而已。

    ” 赵姓同窗道:“唐兄此去何方?” 唐宁道:“听闻潞州地灵人杰,前往游历。

    ”提及潞州,想起适才那潞州信使,不知是否被秦宁劫杀,道:“那秦宁误投匪类,真是令人痛心。

    今日还望他少作罪孽,尽早回头。

    ” 赵姓同窗笑道:“唐兄放心,潞州信使肯定无恙。

    ” 唐宁知他已有安排,作别上太行山去。

     昭义军节度使正率军在河北柏乡讨伐成德王承宗,偏偏今日潞州刺史又不在府,唐宁只得在西街找处客栈住下,也不知是不是秦琼落难潞州卖马所住的那家店,反正用过饭,到西街一转,连这家在内倒有三处客店都树着“秦琼卖马处”的标牌,还有“秦琼客房”,收费奇贵,客人还排不上队。

     潞州城又不甚大,唐宁不觉又转回州衙前,倒见州衙两边钟鼓楼有些特别,鼓楼稍近而钟楼稍远,这倒也罢了,最奇的却是鼓楼在东,而钟楼在西。

    自来晨钟暮鼓,钟楼在东而鼓楼在西,天下衙署道场莫不如是,而此处特别不知何故。

    原来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前曾为潞州别驾,便在此处延揽了一干文臣武将,此乃天子龙兴之所,自然要与别处不同。

     这时钟楼之下独坐着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儒生,容貌清秀却面带病容,不住咳嗽。

    唐宁受伤后曾从孙山人学医道,虽时间仓促,只来得及学习本草,但基本的医理尚知,那人一望便可知患上了痨病。

    此时八月头上,午后天气仍热,那人却倚墙而坐,日照当头,虚汗直出,时而仰天长叹,时而低头苦思,口中念念有词,似在吟诗。

     唐宁知道痨病一忌愁苦,二忌辛劳,而那人却二者兼具。

    唐宁见那人如此不爱惜身体,忍不住上前道:“这位兄台,如何这般不知自惜?” 那人抬头打量唐宁,却从未见过,听口音应是关中人氏,便起身作揖道:“这位兄台天子脚下,来此小州作甚。

    ”他讲话却是洛阳一带口音。

     唐宁也还揖道:“长安唐宁,有事到潞州公干。

    ”那人道:“兄台可是寻找刺史么?他前日到柏乡劳军,恐怕非三五日不能回来。

    ”唐宁不觉踌躇道:“这却如何是好?” 那人道:“若是急事,可交与在下。

    刺史去后事宜暂由昭义军兵马使李将军代掌,在下可与引见。

    ” 唐宁问道:“阁下是……” 那人叹口气道:“在下昌谷李贺,暂在府中入幕。

    ” 唐宁吃惊道:“可是李长吉么?”那人点头称是。

    李贺十八岁时才名已满天下,想不到竟在潞州充作幕僚,唐宁肃然起敬。

     李贺却是情志消沉,毫无得意之色,从他身上丝毫看不出有写“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壮志,以致唐宁心疑此人是否假冒。

    及至到了昭义军衙门,人人唤他“李先生”,那将军唤他“长吉公”,这才不疑有他。

     唐宁所带书信,一封与昭义军节度使,一封与潞州刺史,那将军匆匆阅就,便写了回信,交与唐宁。

    唐宁伸手去接,猛然从信上传来一股内力,直攻唐宁心脉。

     唐宁遽逢此变,急使真气护住,两股真气一交,那股袭来的真气便退去了。

     那将军拱手笑道:“原来唐公子身怀绝技,怪道吕将军会派你作信使,适才李某多有得罪。

    ”原来那将军初时打量唐宁一个未弱冠的书生,如何吕元膺使他传信,莫非有诈?暗中细看唐宁,行路沉稳,起坐之间倒似有功夫的。

     昭义军原与河北藩镇一般无二,由太行派割据潞泽相卫邢洺等州称雄,只是当节度使薛嵩死后,武灵门乘机强占了相卫二州,太行派才归附朝廷。

    那将军也是太行派的一个长老,名唤千绝刀李胜,一柄大刀使得神出鬼没,不单江湖拼杀,便是战阵冲杀也是实用。

    他见唐宁身负功夫,便出手相试。

     唐宁道:“在下这点微末功夫,也算绝技?真是贻笑大方。

    ” 李胜道:“唐公子年纪轻轻,内功修为却在李某之上,不知是哪家名家子弟,佩服,佩服。

    ”太行派势力虽大,但仅论武功,却不是最好的,李胜已试出唐宁内力不在自己之下,这佩服确实不是客气。

     唐宁笑道:“在下无门无派,也非江湖子弟。

    ”李胜自然不信,但唐宁不讲,李胜也看不出。

     李贺自然更是什么也看不出来,见唐宁年仅十八九岁,一身武功居然博得昭义军排行三哥的李胜敬佩,不由得对唐宁刮目相看,因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离家到洛阳求取功名,便得韩愈赏识,诗名得以在士大夫中传播。

    李贺是唐皇室支系,出身自然高贵,又有韩愈等人推荐,眼见前途无量,高中乡试后到长安应试进士,一切看来都顺顺当当。

     谁想有人从中作梗,讲李贺父亲名字“晋肃”,“进士”之“进”与“晋”同音,李贺应该避讳,这么一个荒唐的理由居然被考官采纳,这也是李贺少年气盛得罪了人之故。

    李贺被迫放弃考试,从此仕途黯淡。

    虽然经韩愈推荐,靠“诸王孙”的身份作了一个从九品的小小京官,但心高气傲的李贺如何能忍受这份卑微之职?心情郁闷之下,反惹了一身病。

    又投到潞州韩愈的侄婿这里做幕僚,三年来病况愈重。

     李贺自考场失意之后,几番想投笔从戎,弃文习武,无奈多年苦读,身体孱弱,只得作罢。

    方今藩镇割据,他是宗室子弟,一心想削平藩镇,恢复祖先一统社稷,这才写出了“男儿何不带吴钩”这样的诗句,争奈空怀才华,报国无门,郁闷难消。

     李贺见唐宁精神饱满,一身朝气,朦胧中便如自己少时一般,自感青春一去不回,岁月催人易老,不由得长叹一声,心道:“我李贺当年若不习文而习武,成就定不在这少年之下。

    而今俱往矣。

    ”二十八九岁正是感慨青春不再的时节,何况李贺如此少年得意、老大壮志难伸之人。

     那李胜是极好客之人,当下到酒楼设宴为唐宁接风,李贺与另一位将军作陪。

    唐宁心知李胜如此乃是看吕元膺的面子,加上他性本温和,出语更加谦逊。

     掌柜的讨好李胜,唤女子来弹琵琶助兴,说是才传来的新曲,那女子展喉弹唱,却是白居易的新作《琵琶行》,江州距潞州何啻千里,这歌词旬日间便传至此间。

     那名将军姓刘,看起来状貌勇猛,挥手道:“怎么是这等呜呜咽咽的曲子,换一曲有力道的。

    ” 李贺道:“白学士的新声,还是倾耳相听。

    ”刘将军脸色不悦,他一向与李贺没什么交情,也不买他什么诸王孙的帐。

     李胜便道:“七弟且耐心一听。

    ”原来那刘将军在太行派排行第七。

     刘将军道:“听说白学士骨头最硬,朝中上下没有他怕的人,怎生这曲子却软绵绵、惨兮兮的。

    刘某却不大爱听,只怕这白学士也是徒有虚名。

    ”自顾喝酒。

    此人看来酒量甚洪,大碗狂灌。

     唐宁听那歌词,其中确有几分凄然,想是白学士被贬之后心情不佳。

    此时听那将军贬损白学士,心中不平,便道:“白学士忠心受冤,难免有感伤之意,却并不消沉,再者岂可因一时之情论人?” 那刘将军见他不过十几岁,一副书生模样,心道:“你一个小书生居然敢在我刘某面前放肆。

    ”拍案而起。

     李胜有心要看唐宁功夫,默然不语。

     唐宁乃东都信使,刘将军虽然有气,总不会开打,只去提一坛酒道:“刘某是粗人,不懂什么诗词歌赋,只知道今日三哥叫我来是陪酒。

    我总得招呼唐公子一定喝好。

    ”双手将一坛酒掷向唐宁,那酒带坛三十斤开外,那刘将军又故意大力掷过,心道你一个弱书生接不住出了丑,可是自找倒霉。

     哪知唐宁只用一手轻轻巧巧接过,道声:“谢了。

    ”李胜喝一声彩。

     那刘将军心道:“看不出你一个小书生,还有点功夫。

    ”将一只大碗抛给唐宁,道:“我们潞州人最喜欢直心肠的汉子,酒场交朋友,就要大碗喝酒。

    ” 唐宁道:“在下酒量有限……” 刘将军哈哈大笑:“书生便是不济。

    ”脸露轻蔑。

     唐宁自己丢不丢面子倒不当紧,却见李贺脸色不悦,这贬损“书生”,不单贬损了李贺,只怕还有白学士在内。

     唐宁也不答话,伸手拍开泥封,倒出一碗酒,放在嘴边道:“请了。

    ” 那刘将军端酒一饮而尽,将碗翻过来以示饮尽,却见唐宁依旧放在嘴边不动,不禁大怒道:“书生因何不饮?” 唐宁一笑,将碗抛在刘将军案上,用力恰到好处,那碗平平飞去,稳稳落在案上。

     李胜大呼:“好。

    ”能将一碗酒平送过案,却不见一滴酒飞溅,这份功夫可是一流高手。

     那刘将军也不禁呼好,再看那碗却是空空如也。

    原来唐宁端着不动时,运内力将酒一口吸干。

     这却是唐宁取巧了,吸酒有一定内力也就足以,要将盛满了酒的碗一滴不溅送过去,却要内功又高、手法又佳,以唐宁如今的修为自然做不到。

    便是空碗送过,放在数月前,唐宁自己也做不到。

     即便如此,那刘将军已是佩服有加。

     此酒比之新丰酒还要淡些,十多碗下去,那刘将军舌头发直,脸色通红,原来此人爱酒嗜酒,酒量却也一般。

     李贺饮酒甚少,只用心听曲,听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句,不觉凄然泪下,再听“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便似写自己一般,听罢《琵琶行》,已不胜酒力,“呲啦”一声,就身上撕下一块布来。

     刘将军笑道:“他只喝了一……碗,就发酒疯了。

    ” 却见李贺挥毫做诗,写道:“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以战国平原君门下冯谖自喻,感慨有志难伸,动了思乡之情。

     刘将军酒已高了,兀自不肯停饮,结结巴巴道:“这曲子终于完……完了,再来一曲那个那个……”一时想不起曲名。

     唐宁见李贺诗中充满感伤,有遭冷遇而思归之意,相和道:“达宜天下平,闲将煮白石。

    沧海桑田心,杜康词赋客。

    何怀乎故都?行处即乡国。

    西子越溪头,浣纱不着帛。

    ” 刘将军又喝一碗,脑子便不大灵光,听得唐宁做诗,道:“杀?……杀什么?” 唐宁笑道:“是浣纱。

    ” 刘将军道:“换杀?怎……怎么个换法?要……要我去淮西替……替二哥?” 太行派一部随现任河阳节度使的二哥乌重胤在淮西与吴元济军作战,另一部时下在柏乡与成德王承宗军作战。

    刘将军听岔了,以为要到淮西。

     李胜笑道:“唐公子做诗呐。

    ” 刘将军道:“做什么师……师。

    ” 李胜笑道:“七弟,你醉了,是写诗,诗歌。

    ” 刘将军道:“不就是诗……诗么,我没……醉。

    三哥不是也会写……写诗么,你也来一……一首,给他们瞧……瞧。

    ” 那李胜虽是武夫,但大唐诗歌鼎盛,山野村夫皆能吟咏,便也相和一首:“万里黄河长,中流砥柱石。

    生当战黄沙,身死为异客。

    太行英侠儿,楚赵奋报国。

    燕齐无寸功,纷纷赐绢帛。

    ”他愤慨征讨成德的各路军中,只有昭义军奋勇作战,平卢与卢龙皆与成德暗中默契,按兵不动,空耗国家军费。

     当年河北卢龙、成德、魏博与平卢、淮西曾联合反叛朝廷,卢龙称冀王,成德称赵王,魏博称魏王,平卢称齐王,号为四王。

    更酿成泾师之变,泾原乱军占了长安,称大秦国,淮西称大楚国,开国称帝,并称四王二帝。

    卢龙治所幽州,所以又称燕,李胜便以楚赵燕齐相指。

     李贺看二人诗歌,唐宁虽年少,却知进退之理,用辞平易,当属师从白居易等新乐府一派,李胜诗虽不工,却豪情万丈,反观自己空负才名,却是颓伤消沉,不觉有些汗颜。

     刘将军已然语不成调:“怎么都……伯……伯……牡丹……过……”他长到酒楼,那倒酒的女子名唤牡丹。

     唐宁却以为他讲洛阳牡丹花会过了,不再赛诗,便讲起花会见闻,李胜大笑道:“长吉先生好艳福,真正羡杀吾等武夫。

    ” 李贺毫无得色,惨然一笑,感慨习文不如习武,可以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唐宁却不做如此看,道:“且莫说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将功成万骨枯。

    便凭你武功赫赫,封王拜侯,也不过人死入土,身名俱灭。

    李先生才高八斗,风追楚辞,足为一代宗师,千古流芳,岂是公卿王侯可比?” 李胜点头道:“谁说不是呢?长吉先生是怀宝玉而恋粪土啊。

    ” 李贺强笑道:“唐公子不过是安慰在下耳。

    ” 唐宁道:“莫非杜甫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也是用来安慰人的么?” 李贺忙道:“李杜,日月也,王杨卢骆,明星也,在下不过草中萤火耳。

    ”话虽谦让,心情终是舒展许多。

     唐宁道:“当今文从韩柳,诗称元白,此外能另相与比肩者,唯长吉先生也。

    长吉先生年纪小过四人十余岁,不到而立之年,今后成就之高,难以望及。

    ”李贺心情大展,对唐宁俨然引为知己。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女神的近身护卫 我的女友是嫦娥仙子 透视高手 暗灵法医 穿成幼崽后被捡走养成了 我靠马甲风靡横滨 限制级特工 重生追美记(很纯很暧昧前传) 穿越者 猎赝 随身带个侏罗纪 逍遥药仙 古神的诡异游戏 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人鱼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挂职 沧浪之水 位置 余生有你,甜又暖 对不起,我不想被你吸血了(快穿) 海贼世界没有救世主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人生交换游戏 老衲还年轻 崛起诸天 巫界术士 超凡贵族 综艺娱乐之王 我的重生画风不对[综恐]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男人都是孩子(无限关爱有限责任) 神仙超市 巴国侯氏 我女友是up主 至高利益 对不起,我不想被你吸血了(快穿) 超神学院的宇宙 推理笔记Ⅲ:死神笔记重现 星云幻想I游戏学园篇 九天 百炼成仙 无限道武者路 龙神至尊 直播开荒,资产百亿! 天刑纪 结局 帝疆争雄记 武林外史(上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