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柳如是江城子忆梦> 第十五回 离合关定数 无计悔多情

第十五回 离合关定数 无计悔多情(2/3)

对河北大事是言多行少、败多胜少、纳贿绥靖者多、清廉正直者少,河北风气因而一向轻视读书人,当年武灵门掌门田悦更是曾将一名进士活埋。

     唐宁出身平民,自然有此体会,笑道:“王侯将相固无种,但当以正道取之。

    天生人有贤愚,出身自有高下,有以自身智力,有以先人殷泽,逢其时尽其力,取之有道。

    至于圣贤定礼仪,别高下,自有其理。

    天覆地载,日星在上,百川归海,皆是道统。

    国家治理,需要天下人分工协力,各司其职,是以治大国若烹小鲜。

    ” 河北道上尽是武人,又是前辈,怎耐烦听这小子之言。

     秦宁也只当他书生空言,冷笑一声。

     唐宁继续道:“以你河北规矩,果然人人皆同席共食,不分尊卑,何以又有节度军曹、将佐马弁,可见分工不可少,尊卑亦然在。

    那么这尊卑二字只在于职分不同,与做人无干了。

    ” 河北道上诸人这才耐心听。

    唐宁道:“分工有差,尊卑有别,自然要有规矩,所以才有儒法之说,礼法并存,刚柔相济。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于君父,实则忠于家国,上行下效,天下井然。

    你若不忠于君,何望人忠于你,近看淮西平卢吴元济李师道授首,董重质张悟封爵,远看安史二贼亡于其子,岂是报应?自作孽不可活也。

    ” 王庭凑冷汗渗出,朝李胜冷笑道:“原来李兄是派人来斗嘴了。

    ” 唐宁继续道:“若以你河北规矩,果真能上下同甘共苦,无分贫富,称之曰‘义’,何以又掠取邻州,难道邻州不是河北之地?百姓不是人乎?可知成德之‘义’,便不是河北之‘义’,是小义而非大义。

    ” 河北各镇纵掠相邻州县,相互结下多少梁子,这句话无疑揭开了大家的伤疤。

     罗坚与谭忠点点头,“燕歌行”谭忠低声道:“后生可畏,千绝刀好个佳弟子,这攻心在前,乃是上策。

    ” 唐宁道:“民不患贫而患不均,是以治人者要奖勤罚懒、赏功罚过。

    而你河北规矩却只能使勤者寒心,懒者雀跃,所以只见河北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古来冀州肥庶之地,竟成叛乱渊薮。

    若果然与民同甘苦,何以天下奴婢多出幽州。

    ” 罗坚不禁蹙眉,这唐宁怎不分敌友。

     谭忠叹道:“惭愧,惭愧。

    ” 唐宁道:“河北不赏民,偏又赏兵,便是自相矛盾。

    男子十五以上六十以下皆在军中,使妇人荷锄田间,弃本逐末,致使十年九荒。

    纵然穷兵黩武,上要挟朝廷赏赐,下掠邻榨民,然而民力终有尽时,民心不能久欺。

    老子云民不畏死,果然到家徒四壁、妻离子散之时,便是揭杆之日。

    ” 王庭凑怎容他滔滔不绝,咳嗽一声。

     秦宁喝道:“少废话,就让我见识你的古松剑法。

    ” 唐宁拱一拱手,持箫在手,秦宁冷笑道:“拔剑吧,仗着宝剑也未必胜我。

    ” 韦玉筝十分焦急,呼道:“宁哥哥,拔剑呀,现在不是客气的时候。

    ” 唐宁点一点头,抽出箫剑,道一声:“请。

    ”二人战在一起,均知功夫与第一次交手时比皆非吴下阿蒙,不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罗坚在井陉道上已听苍岩七杀讲过唐宁击败范无期,今日才亲见古松剑法,不由得暗暗赞叹,再看秦宁的剑法也是别出心裁,真是后生可畏。

     二人转眼已战六七十合,唐宁心知自己内力高出秦宁,若使太乙门剑法,秦宁必非对手。

     唐宁自秦陵后不曾再学太乙门的其他剑法,但久往太乙宫,看得多了,创“古松剑法”时又多与太乙门弟子印证,虽非有意,却也全留在心里了。

     唐宁箫剑虽利,但要靠真实本领才能服人,而且心念同窗之谊,手上不加内力,是以不曾将秦宁之剑削断。

    这一来,反倒是唐宁不肯以硬碰硬了。

     秦宁心知肚明,心道:“好小子,到这节骨眼上,你居然还敢托大。

    ”剑光一转,使出一招怪招来,那剑指东实西,突然变向,直朝唐宁右肋刺来,又疾又狠。

     唐宁再不使内力万难抵挡,急使箫剑削断秦宁之剑,但断剑的剑尖已划破衣衫,划伤皮肤。

     两下里唐宁小伤,秦宁断剑,但唐宁若乘机紧逼,秦宁断剑绝难抵挡。

     秦宁冷哼一声,急退两步。

    唐宁并不紧追,道:“秦公子,请换兵器。

    ”此刻他若老于江湖,只说“多谢、承让”之类的话,就等于是胜了,虽然有些胜之不武,但终究也算巧胜。

     罗坚等人暗道可惜,王庭凑自然不肯错失良机,忙将自己的一柄利剑交与秦宁。

     秦宁接剑在手,返身与唐宁再战。

    几十招下来,唐宁渐感不支,他自创剑法,招式还不够完备,而且秦宁曾在井陉道上见过他的剑法,也略寻得些理路。

    唐宁已将剑招重复使过一次,秦宁的新招却层出不穷,令唐宁化解时十分吃力,几次堪堪避过剑锋,都是以青云剑法化开。

     韦玉筝花容失色,紧张万分,暗将软鞭握在手中,只待唐宁再次遇险,管它什么江湖规矩,先把宁哥哥救下再说。

     场边诸位各怀心事,幽燕帮与太行派最为紧张,徐大福神情漠然,王庭凑自然最为轻松。

    就中心事最复杂的却算“无影箭”史长老,一来他是武灵门下,自然要维护武灵门利益,而今武灵门与朝廷交好,他不能不顾及田掌门和武灵门多数人的意见;二来他曾追随前掌门与朝廷作战多年,心中本就认可王庭凑的主张。

     众人正在各打主意时,场中又起变化,唐宁数度历险,自度单以剑法难以取胜,左手持箫使出与老疯头一起想出的怪招来,夹在剑法之中。

    秦宁在井陉道上曾经见过,但真正应付起来,才知有多少吃力。

    要知老疯头自书中悟得武功,所想出的招式真是匪夷所思。

     唐宁一招“华岳松风”横削而来,去势弯曲,连点秦宁四大穴道。

    秦宁已见唐宁使此招四次,前三次都差些吃亏,这次终于看破,早使一招斜刺唐宁右肋,正是破这一招“华岳松风”的关键。

     王庭凑不由得一阵桀桀怪笑,哪知笑到一半,陡然住口。

    原来唐宁左手箫从右臂下面穿出,正压住秦宁剑脊,这一招怪异之极,偏正好补了自身漏洞,右手剑空中一弯,削向秦宁头颈。

     秦宁眼见无可避,不觉骇极而呼。

     唐宁一剑削去,眼见可将秦宁半个脑袋削去,但他一来不肯滥杀人命,二来又念同窗之谊,不忍加害,右手高抬,剑锋从秦宁头顶掠过,只将秦宁头上冠顶削去半寸。

     场中胜负已分,唐宁也后退两步,便欲拱手。

    谁知秦宁脸色发青,突然一剑疾刺唐宁,场中一阵惊呼。

    唐宁持剑格挡,忙中内力不足,两剑相交,唐宁剑竟脱手坠地。

    眼见情形紧急,秦宁已一剑刺向唐宁,又疾又狠,唐宁只得就地滚开,左手以铜箫格挡剑锋。

     林暗草见秦宁偷袭,冷哼一声,便要发箭,陡然右臂一麻,箭便发不出去,回头见史长老道:“不要坏了规矩。

    ” 铜箫又如何挡得那柄利剑,眼见两下相交,铜箫必断,秦宁若乘势而下,唐宁必受重伤。

    韦玉筝冲前两步,却见秦宁手中剑偏,未砍中唐宁,而唐宁也拾剑而起。

     众人皆以为秦宁有意相让,以报唐宁适才不杀之恩。

    只有秦宁自己心中最清楚,适才一剑下去,必将唐宁右臂斩伤,却有一物击中剑身,将剑击偏。

    那物来势极快,又无声音,正值夜间,虽有火把,终究看不清楚。

    除了谭忠和史长老微微一怔,似有察觉外,其余众人皆无反应。

    连唐宁也以为秦宁相让,道声多谢。

     秦宁吃了一个哑巴亏,也无可奈何,知道有高手暗助唐宁,不觉又气又恨。

    他在学宫时因一位先生一句话恨上唐宁,后紧随阎峰左右,如同跟班,阎峰却将唐宁视为兄弟,秦宁自然嫉恨。

     今日比剑,对河北各派是为争是否结盟对抗长安剑宫,甚至与朝廷的利害关系,而在秦宁心中,却成了与唐宁的意气之争,渐渐忘记了身在河北,只想一心战胜唐宁,剑光一变,竟使出另一套剑法来。

     这剑法凌厉,一时逼得唐宁连连后退,唐宁不自觉竟使出一招太乙门剑法来化开,口中惊呼道:“长安剑法。

    ”原来秦宁竟使的是长安剑宫的长安剑法。

     其实众人也已看出秦宁所使是长安剑法,王庭凑更是脸沉寒霜。

    秦宁投奔无极帮,只说是从淮西来,乃是长安铁剑门的弟子,哪知他竟会长安剑法,分明便是长安剑宫的卧底。

    王庭凑咬牙切齿,心道过后一定要将这小子严刑拷问,碎尸万段。

     唐宁一声惊呼,也将秦宁唤醒。

    秦宁心知不妙,脸色发白,虚晃几剑,忽然扑入林中遁去。

    王庭凑刚一长身,便想今日已然在河北道上大扫颜面,若再前去追杀,更失了自己的身份,让河北朋友看不起,总之今日比武没有结果,便也不算输了,当下隐忍着连连冷笑,麾众扬长而去。

     唐宁愣在场中:“秦宁为什么逃?难道他竟是长安剑宫的卧底?是啊,他一向是跟随阎大哥的,难道我竟坏了阎大哥的事?这……我怎么面对阎大哥?” 徐大福也告辞而去。

    “无影箭”史长老也来向谭忠辞行,“燕歌行”谭忠问道:“史长老对今日之事有何看法?” 史长老道:“晚辈自然等掌门回来后再作定夺,怎能自专?” “燕歌行”谭忠道:“我问你个人之意。

    ” 史长老道:“这个,我武灵门身当魏博,乃是河北门户,一向受河阳等重兵压境,如今又归附朝廷……”讲话也是吞吞吐吐。

     谭忠知此人号称“无影箭”,城府极深,言不由衷,便转移话题道:“史长老认为长安剑宫会来进攻你武灵门总堂或者分堂么?” 史长老一愣道:“不会。

    ” 谭忠道:“若大家结盟一起抵抗长安剑宫,又将如何?” 史长老道:“这却说不得会了。

    ” 谭忠道:“若你是长安剑宫,会来攻谁?” 史长老道:“或者从南攻武灵门,或者从北攻幽燕帮。

    八成会是派官军征讨。

    ”谭忠便不言语。

     史长老见机极快道:“谭师叔指点的是,无极帮拉拢我武灵门绝非为了驼山派,也不是为了长安剑宫,而是想找一块挡箭牌。

    ” 韦玉筝进场中拉住唐宁,唐宁这才惊醒:“今日形势所迫,事关天下大事,我不得不为。

    就算坏了阎大哥的事,我只需向他赔罪便是。

    何况秦宁虽使长安剑法,未必便是卧底,否则何以明知河北叛服系于一战,秦宁竟不择手段,明明败了正好顺坡下驴,他居然使赖偷袭。

    说不得他便是长安剑宫的叛徒,我的作为正替阎大哥出力。

    ”心结顿解。

     那边罗坚点头道:“成德南有魏博,北有卢龙,东有横海,西有太行高山,只要武灵门与幽燕帮在两侧守着,他便安枕无忧了。

    ” 史长老道:“我武灵门深受皇恩,绝不会有背叛之心。

    不过谭师叔今日也看到了,长安剑宫竟会派人潜入无极帮中。

    ” “燕歌行”谭忠道:“天地之数,合必离,离必合。

    当今皇上英武,天下一统势不可免,七月间宣武军韩弘入朝,留朝作了司徒兼宰相,连他都舍得放下三十万精兵、汴梁天下咽喉之地,可见天下气数当归朝廷。

    盐帮徐帮主所言不无道理,以帮制军,后患无穷。

    ” 罗坚解释道:“盐帮白虎堂被横海军士逐出,李长老被杀,所以徐帮主才不愿再涉军政。

    当初宣武军是三河帮掌握,后来老帮主死后,传给外甥韩弘做节度使,三河帮里那些长老不服,结果如何?被韩弘将三河帮三百人杀个精光。

    ” “无影箭”史长老道:“盐帮以盐为生,自然生计不愁。

    我武灵门数千弟子,若退出官府,如何能养活?” 谭忠道:“其实门下弟子或在军或为官,任其发展,各凭个人造化,也无不可。

    象太行派乌长老如今到横海做节度使,当初留在潞州,未必便能作到昭义军节度。

    只是不能以江湖义气与帮规来治理军政,在官言官,在帮言帮,在军言军便是。

    少林也有俗家弟子为官从军,但少林从不插手。

    ” 史长老毕恭毕敬道:“谨听谭师叔教诲,晚辈一定转告田掌门。

    ” 谭忠道:“田掌门主动归朝,深明其理。

    ” 史长老心知谭忠窥破自己有两下观望的心思,依然面不改色,毕恭毕敬称是,然后告辞。

     罗坚冷笑一声,转头向“千绝刀”李胜道:“想不到王庭凑四下联络,居然要劳烦李兄。

    ” 李胜笑道:“我太行派远离河北多年,难为他想的起。

    ” 罗坚道:“王庭凑找李兄,不单意在潞州,还在沧州。

    ”是指王庭凑借李胜讨好乌重胤,起码与李胜结盟,乌重胤不会不念太行派香火之情。

     李胜笑道:“这个李某自然知晓。

    ”罗坚又道:“李兄有唐公子这样文武双全的弟子,罗某怎不知晓?” 李胜愕然,一时没明白过来。

    唐宁笑着上前说明经过,李胜见唐宁与罗坚相识,便先行告辞而去,林中只留下了幽燕帮。

     那“燕歌行”谭忠是河北道上的前辈名宿,唐宁上前拜见。

    谭忠道:“唐公子可是太乙门的高足?” 唐宁道:“在下无门无派。

    ” 谭忠见他使过一招白云剑法,自然不信,知他不讲必有原因,也不强人所难,只抬头朗声道:“诸位朋友既来此间,何不现身一见。

    ” 只听一阵笑声,从树上陆续跳下五人来。

     唐宁与韦玉筝急忙上前行礼,原来除两个和尚不识外,其余三人竟是老叫花子、老疯头和汪狗子。

     老叫花子向谭忠道:“‘燕歌行’好耳力,佩服,佩服。

    ” 谭忠笑道:“原来是嬴帮主,幸会。

    其实谭某只听见两人之声,却不想有五人。

    ”他听见有人潜上树枝,应该是汪狗子和一个年轻一些的和尚。

     老叫花子笑道:“不是五人,还有两人呢。

    道兄还不现身相见?” 只听又一树上有人笑道:“老叫花子逼我老道出来,是急着与我下棋么?”飘然下树,竟是终南道人。

     唐宁与韦玉筝大喜过望,忙来参见。

    终南道人却不认识韦玉筝,问道:“唐宁,这位是……” 唐宁因当年子午口之事不能在人前提及,便附耳告知。

     终南道人笑道:“有趣,有趣。

    ” “燕歌行”谭忠道:“终南道长十几年销声匿迹,不知到哪里享清福去了,想不到今日却在此幸会。

    ” 终南道人道:“老道无事乱窜,今日正遇河北朋友聚会,不想被这老叫花子看见了,这老叫花子一定是棋瘾发了。

    ” 老叫花子笑道:“棋瘾再发,也不敢找道兄你啊,不然老叫花子没过瘾,道兄却过足了。

    ”他与终南道人下棋,总被杀得落花流水。

     终南道人仰天大笑,向那年长的和尚道:“广慈大师今日也得清闲来凑热闹了。

    ” 广慈念声阿弥陀佛道:“终南道兄十几年不问世事,都有雅兴,老衲更加俗念未净。

    ” “燕歌行”谭忠道:“想不到河北道上一件小事,居然惊动少林丐帮太乙门,实在有幸。

    ”话中略带讥诮。

     终南道人道:“老道早已不是太乙门之人。

    ” 老叫花子也不以谭忠讥诮为意,唉声叹气道:“少林寺是个穷庙,老叫花子更是个乞丐,听说河北朋友富得流油,都来化个缘,谁知大家不赏脸,只有你老谭还想得起。

    ” 谭忠也被他逗得发笑,跟着叹道:“唉,这些后生小子们总有些不死心的,不知天高地厚。

    ” 老叫花子笑道:“不到黄河心不死,由他去吧。

    今日老叫花子与终南老道十年没见,要叙叙旧,不谈正事。

    ” 谭忠道:“既然如此,谭某先告退了。

    ”罗坚与唐宁别过,少林寺两僧也告辞而去。

     唐宁见众人去了,从怀中取出一块画着道符的小布块交与终南道人,并将华阳道人希望他重回太乙宫的话带到,终南道人看得脸色十分尴尬。

     老叫花子又笑道:“华阳道人,也该你现身了。

    ”他与老疯头最先到,先后看见华阳道人、少林寺两僧和终南道人潜上树去。

     终南道人闻言大惊,又待跑去,唐宁与韦玉筝两边正有意无意扶着他的胳膊。

    终南道人一挣没能挣脱,华阳道人已下树来向他行礼道:“二师兄好。

    ” 终南道人眼见走不脱,只得回声:“师妹好。

    ” 华阳道人道:“二师兄,师妹与大师兄一直希望你尽早回到太乙宫。

    往事是师妹之过,望师兄见谅。

    ”华阳道人脾气急燥,何曾这样温柔,韦玉筝大感惊异。

     终南道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道:“往事么……太乙师兄可好?” 老叫花子笑道:“太乙门有要事,我们不能听。

    老疯头、还有小举人带上你的小姑娘,我们先走一步。

    ”韦玉筝听老叫花子唤她是“你的小姑娘”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女神的近身护卫 我的女友是嫦娥仙子 盗香 综艺娱乐之王 至尊兵王 人生何处不尴尬 弄潮(掌舵者) 星照不宣 穿越者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猎赝 逍遥药仙 文娱新贵 古神的诡异游戏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神仙超市 挂职 班底 巴国侯氏 意图(官场浮世绘) 位置 至高利益 首辅大人的小青梅(重生) 海贼世界没有救世主 超越次元的事务所 女神的近身护卫 辣手狂医 黑道悲情2 穿成幼崽后被捡走养成了 余罪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古神的诡异游戏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神仙超市 快穿之养老攻略 仙界第一商贩 一剑飞仙 我的美女老师 万鬼之祖 家里养个狐狸精 秒杀 直播开荒,资产百亿! 武林天骄 刀丛里的诗 六指琴魔 灭秦记 奇门风云录 太簇角舞 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