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3/3)
心脏一阵砰砰直跳。
她不曾生育女儿,但在此刻,却有了一种送女儿出门的紧张与不舍。
许栀和将耳珰卸下,一回头,便是汤昭云发愣的神情,她刚欲开口轻唤,门吱呀一声,被人拉开。
张弗庸身后探出个脑袋,约莫六岁出头,正是张弗庸和汤昭云的独子,张筠康。
汤昭云素日里看着张筠康烦心不已,让他写几个大字比登天还难,不过两日不见,倒是又宝贝了起来,她招呼张筠康上前,“在家不是嚷着想来看看表姊吗?现在见着了,怎么反倒害羞了?”
张筠康被亲娘戳穿,吐了吐舌头,从张弗庸身后蹦着跳着出来。
张弗庸看着儿子头顶的发旋,低声道:“在家怎么教你的?”
在家的时候,他多次教导儿子见人需礼义周全,不过张筠康是个皮猴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做事毛毛躁躁。
张筠康顿时端正了身子,有模有样地与许栀和见礼,“姐姐妆安。
”
许栀和对这位年幼的表弟着实没什么印象,听到张筠康的话,她眉眼绽开了笑,“都是一家人,不必这么客气。
”
张筠康身上的拘谨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朝着张弗庸做了一个鬼脸道:“我就知道表姊不会生气,偏爹爹你作怪,非要我们姐弟生分?”
张弗庸听着自己儿子人小鬼大的话,忍不住伸手在他脑门上重重一拍,“臭小子,胡说什么呢!”
张筠康挨了打,也不哭闹,想来习以为常,他继续望着许栀和,真心实意夸赞道:“姐姐就像画本子里头的仙女,真好看。
”
许栀和莞尔,“你这么小,都会看画本了?”
“这……”张筠康忽然背后升起一抹凉意,他有些后知后觉地捂住嘴,可惜为时已晚,转头望去,正是汤娘子皮笑肉不笑的脸。
汤昭云嗓音细软温和,语气平静道:“张筠康,你好生说说。
什么话本?”
这才是娘发怒的前兆,张筠康抖了抖身子,嚎叫一声道:“娘,再不敢了……”
张弗庸看着妻子摁住张筠康,微微笑了笑,然后看着许栀和道:“张筠康这小子不争气,小舅不敢保证旁的,只一点,只要这小子在一日,你就不必担心没人出头。
”
许栀和自然能听出张弗庸话里话外对她的照顾。
她心底一阵暖流……张筠康和她并未如何见面,却对她充满好感,必然是张弗庸和汤昭云在家常说她好话的缘故。
“栀和,”许栀和顿了顿,真心道,“多谢小舅舅。
”
“这算什么。
乖孩子,有时候亲表之间,未必就是血缘定下的一锤子买卖,你和许家是骨肉血亲,但他们待你如何,你心底很应该有数,筠康虽年少,但品行为人有我盯着,错不了。
”张弗庸轻轻摆手,看着外甥女道,“这么多年你在许府无依无靠,连喜恶都无法自行做主,宁可自己咽下些许委屈,也不叫人为难……但从此往后,再不必了。
”
许栀和听出张弗庸的话外之音,半响,点了点头笑,“栀和明白了,日后再不委屈自己了。
”
她在许府过得艰难,只要不触及底线,譬如送人做妾,她都愿意为了自己的安宁隐忍下来,比如许大郎的冷漠自傲,许玉颜的冷嘲热讽,许兰舒的骄矜跋扈,许应樟的伪善野心。
从很小的时候她就明白,争一时的意气容易,但是一旦惹眼,她便会面临着其他院子的虎视眈眈。
她是没有人护着的。
所以她选择不言不语……哪怕来人并非善意,怀着功利的目的,她也不会冷脸以对,在府上树敌。
张弗庸望着她舒展的眉眼,知道她是真的听进去了,伸手在她肩头轻轻拍了拍,像是感叹,“如是你娘还在,看到你大喜出阁,应当会很高兴。
”
许栀和的睫毛微微颤抖。
张小娘的面容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在她印象中变得模糊,但是每次听到张弗庸说起她对待尚在襁褓中的许栀和有多温柔与呵护,许栀和都会为之触动。
“明日就是你的好日子,是我扫兴了。
”张弗庸笑了一声,揭过了这个话题,而后道,“你交代的事情,我做好了,他若是真想攀上这阵东风,当着手开始准备了,明日一早,必有添礼。
”
许栀和闻言,长长松了一口气,“多谢小舅舅。
”
张弗庸摆了摆手。
另一边,张筠康被狠狠一顿教训,此刻正缩着脑袋如鹌鹑,汤昭云松开了揪着他耳朵的手,温婉地朝许栀和笑:“让栀和见笑了。
”
许栀和本想说怎么会,却突然看见张筠康在汤娘子的背后手指比“六”,顶在头上,像是长出来了犄角。
她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汤昭云一回头,正与吐着舌头瞪着眼的张筠康对视上。
气氛都凝滞了几分,旋即汤娘子再也忍不住,“旁人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倒是一会儿功夫不看着就开始作妖!”
说完,又气鼓鼓地望着张弗庸,“你管不管你儿子?”
张弗庸连道了三声“管”。
张筠康见好就收,抬头看着面墙而站的汤昭云,“……真生气啦?娘,我和姐姐玩闹呢!”
汤昭云看着臂弯下自家儿子探出来的半张脸,伸手捏了一把,哼了一声,弯了弯嘴角。
张筠康见汤娘子笑了,自来熟地靠近许栀和,擦了擦方才蹭到鼻尖上的灰,仰面朝着她笑,“栀和姐姐,你说,我娘是不是天底下最好哄的人啦——?”
许栀和本还有几分伤怀、感慨、紧张……现在被张筠康一通闹,心底半点脾气也没了,她眸中笑意盈盈,学着张筠康说话的腔调:“是啊——!”
两人一唱一和,汤昭云看得心头暖烘烘的,她抬眸望着张弗庸,清晰无比地从他眼中看到和自己相同的心思——所谓岁月静好,不过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