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大同(1/3)
第五十八章
张公公披散着头发,穿着舒服的家常棉布睡衣,半躺在榻上。
脸上盖了一块热毛巾。
随着热气,又散发出了松针、青草和薄荷的香气,活血醒神,沁人心脾。
脚下,是身穿素衣、娇滴滴、粉嫩嫩的泷海,双手一轮胜似一轮地催动着发力,搓揉捏擀。
好在脸上的毛巾,挡住了张公公龇牙咧嘴的痛快表情。
身后,是一身红装的玉城,手上用着巧劲儿,分筋错骨,捏揉着筋肉黏连的肩颈。
那手上涂的也不知道是什么鬼油,初初触碰到皮肤的时候是滚烫的,捏过揉过之后反而变成了冰冰凉凉的感觉。
身边,是默默无语站立随侍的陆沉,手中捧着散发出药、草、花奇香的养生茶。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这么一通服侍,老祖宗神清气爽、红光满面地睁开了眼。
“嗯,是个好孩子,手上功夫不错,老规矩!今晚上也甭回去了,给安排个房间,府上的小哥哥小姐姐喜欢的挑一个,陪一陪。
。
。
”
泷海磕头谢恩之后,便由陆沉领下去了。
张公公斜眼瞥了一下玉城,懒洋洋地吩咐道:“坐下。
。
。
说吧。
。
。
”
玉城告了座,情真意切地说道:“谨遵老祖宗的口谕,这几日孙儿也正在想着做个什么别的小生意,无意中听到陆哥说起,说老祖宗最近正在和才哥商量开通互市的事儿,孙儿便想起一事,今日特来向老祖宗禀报。
。
。
”
张公公闭上眼,嗯了一声。
“孙儿之前在西安府的时候,做过一个小生意,名叫广客隆的,有两家分店。
。
。
”
张公公忽地坐起身,睁开了眼睛,看向玉城问道:“是你做的?”
玉城吓了一跳,便忙解释道:“确是孙儿的生意,只是孙儿人小钱少,不得不拉上西安的几个富户,和几个当地大行业的行头一起合股做的。
。
。
”
张公公复又躺下,闭上了眼睛,慢悠悠说道:“如果这个计策,那就不用说了。
。
。
”
玉城闻得此言,以为张公公对这个生意看不上,没兴趣,便泄了气一般,撅了噘嘴,不说话了。
沉默了半晌,张公公继续开口了,“不用说的意思,是小才已经跟我说过这个生意了。
。
。
只是因为离的太远,他只知这个生意好,但里面的细节和门道他却不清楚。
。
。
既然这个生意是你的,那明日只让小才跟你细谈便是。
。
。
我没工夫听。
。
。
”
说话间,陆沉回来复命了:“都安顿好了。
。
。
今晚陪的是璧珺,杭州来的那个。
。
。
”
张公公呵呵一笑:“是她?那可有的这小孩儿受喽。
。
。
”
房内随即又恢复了沉默。
张公公还是闭着眼,慢悠悠说道:“你就直说。
。
。
你想要什么。
。
。
”
玉城假模假式地回道:“孙儿只是真心献上此计,期盼边境和平,永无战事。
。
。
其它便别无所求。
。
。
”
张公公皱了皱眉,颇为不屑的样子,“说实话!”
既然老祖宗都发话了,玉城也不装了,图穷匕首见一般说道:“官办的话,孙儿要两成利。
。
。
民办的话,孙儿要三成股份,干股。
。
。
”
陆沉不明所以,只是觉得这一开口过于直截了当,况且这胃口也过于大了。
。
。
不知这祖孙俩打的是什么擂台!
张公公坐起身,喝了口茶,冷笑了一下,哼了一声。
玉城看着苗头不太对,但还是强打着精神,装作理直气壮的样子。
张公公放下茶盅,伸出手让陆沉扶着,将起身未起身的时候,定下了大局的基调:“看你这个没出息的样子!就这么点胆气,还好意思开口?大同——官办——给你三成利——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
。
”
说罢,便由陆沉扶着,晃晃悠悠、身心舒泰地去睡了。
走出去几步,又传过两句话:“今晚也别回了,明日跟小才谈。
。
。
”
玉城总算松了口气,端起张公公的茶盅,一口喝尽了,心也跳的不再那么厉害了。
片刻之后,陆沉回来了。
“今夜不用陪老祖宗?”
陆沉摇了摇头。
“你们刚才说的璧珺是谁?”
陆沉呵呵一笑道:“是前段时间从杭州采买来的女子,美艳无比,也风骚无比,你那个小郎君,只怕是喂不饱她啊。
。
。
”
玉城一愣,然后也是哈哈大笑了起来,打趣道:“男孩子嘛,总归是要长大的!”
陆沉便问刚才祖孙两个说的是什么事,什么两成三成的。
玉城便说起自己在西安做的广客隆的生意模式,想要照搬到边境互市上来,由市舶司保驾护航,肯定能大大赚上一笔!接着又小气起来,早知道老祖宗是这等气魄,刚才就应该再狠一点,开口直接就要三成好了。
。
。
陆沉摇了摇头,说道:“你们这些生意的事儿,我是完全不懂。
。
。
明日你只和才哥谈就好!”
玉城自信满满地拍了拍胸脯,放心!
“那你今晚打算找谁陪一下?”
玉城眼珠一转,吩咐道:“先去给我准备洗浴,咱哥俩一起泡个澡。
。
。
然后再准备个席面儿,喝上几杯。
。
。
兄弟我要去大同喽。
。
。
。
”
虽说此去大同不知吉凶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短时间之内肯定回不来了!几杯酒下肚之后,玉城仿佛长在陆沉身上了一样,不肯下来,缠着陆沉索要无度。
那陆沉早已精疲力竭,求饶道:“那大同又不是没男人了,你至于这么贪得无厌吗。
。
。
”
玉城还是缠着不放,手里拧着陆沉软趴趴的长虫,娇声道:“那人家就是想你嘛。
。
。
谁知道那大同的男人怎样呢?”
“老周就是大同的啊,你看他便知道了。
。
。
”
玉城切了一声,“他怎么能跟你比!就是个大老粗。
。
。
没你有意思!”
陆沉苦着脸道:“我再有意思也得先能活着啊,再这么玩下去就精尽人亡喽。
。
。
”
玉城哼了一下,甩开那条大长虫,又开始兜住陆沉的卵袋盘弄起来:
“将你那亵裤拿过来,你射在上面。
。
。
等以后我去了大同想你的时候,就拿出来闻一闻。
。
。
”
陆沉皱起了眉,怎么还弄出这么个新花样来?再说你怎么不早讲?刚才射的时候都被你吃个精光,现在哪里还射的出来。
。
。
玉城撒着娇,不管,就是想要!
陆沉被他缠的没法,只好应道:“行吧。
。
。
先睡一会儿。
。
。
歇一歇。
。
。
明日一早给你。
。
。
”
玉城心里一想到大同好大一笔生意可赚,心里的邪火就一直消不下去,小声嘟囔着:“现在还想要。
。
。
”
陆沉太字形往床上一摊,你自己看着办吧!
玉城也知道陆沉已经弹尽粮绝了,便撺掇着陆沉叫两个府上的小伙子过来。
“两个?你确定你还行?”陆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非要肏烂了不可啊!嘴里骂了一句“骚屄”,便起了身披上衣服出去叫人了。
再回来的时候,后面跟了三个壮小伙儿,求仁得仁,求人得人,肏死你得了!
第五十九章
大同,九边重镇之一。
一座在刀剑与丝绸间摇摆的边城。
白日里驼马商队进出城门,夜晚间娼竂妓馆灯火通明;军士在关帝庙赌钱,蒙古使节在酒肆与汉商讨价还价。
望着似曾相识,却又物是人非的大同街景,周浑感慨万千,似有猛男落泪的迹象。
这是自打当年解甲归田,再离家流浪漂泊、上下求索多年之后,第一次回来。
甚至于连父母家人都从未联系过,是生是死都不知道——毕竟根本没有喜可报,更别提要报忧了。
。
。
玉城眼睛只望向车外的风土人情,轻飘飘地问了一句:“要不要先回家看看?”
“先办了正事儿再说吧。
。
。
”
玉城轻快地应了一声:“成!那今晚吃什么玩什么,你带路喽!”
周浑哈哈一笑:“那绝对错不了!就怕你们啊吃不惯。
。
。
”
玉城摇了摇头,挤了挤眼睛,笑道:“就要你们最正宗的特色才好。
。
。
还有蒙古菜安排一下喽。
。
。
”
周浑挠了挠头,为难道:“多年不回来了。
。
。
我得去找找。
。
。
”
正说着话,车停了,车外传来赵甲的声音:“少爷,到了!”
赵甲、钱乙,是小雷和才哥精心挑选随侍的精英。
当然,都不是真名,而是在东厂里的代号——只是看这编号,就知道这二人的资历与地位了!
论样貌,都属于扔人堆儿里便消失了的那种,即便看过也会很容易忘掉的长相,做特务密探,却是最合适不过的。
在玉城自己的印象里,高点的是赵甲,矮点的是钱乙;话多的是赵甲,话少的是钱乙。
玉城这趟带着周浑出来,是专程到大同来打前战的——勘址、调研、选品、走市场等等,一路上赵甲、钱乙二人随行保护兼照顾兼结账,不敢让玉城少爷操一点点心,受一点点罪,宛如伺候太子一般!
毕竟宫里的太子离的远,近在眼前的少爷却是老祖宗的心头肉、雷爷的亲手足、才哥的把兄弟,整个东厂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单说这小小年纪、孤身一人闯荡京城不足半年,便搭上了张公公这艘大船,又送簪子又送字,做的生意也是日进斗金,还把那京城知名的纨绔浪荡子徐公子给整治的灰头土脸,不敢说是传奇,那也是个人物啊。
。
。
玉城下了车,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下筋骨——这一路足足走了八日,终于到站了!
眼前是一座三层高的朱漆楼阁,巍然矗立于大同鼓楼东南角,飞檐斗拱间悬着二十四盏明角灯,昼夜不息。
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九边第一楼五个大字,门前两尊石狮子的眼睛被摩挲得锃亮——大概是来往的商旅都相信摸了狮眼能保平安吧!
银钱在这里叮当流转,秘密在此间发酵蒸腾,连檐角的风铃都仿佛在吟唱着边城的生存法则。
这般客栈,便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江湖。
不等赵甲介绍,周浑便说了:“这可是咱们大同最大最好的客栈了!”
赵甲点点头,接着补充道:“这条就是大同府的鼓楼东街,距大同总兵府仅一里路程,附近官市、赌坊、青楼什么都有,这几日咱们便住在这里,什么都方便。
。
。
”
说话间,钱乙已经办好了入住手续,拿了两把钥匙,一把给了玉城,一把给了周浑,走在前面引路,行李之类的自有赵甲和伙计安排搬运。
一层是个龙蛇混杂的大堂,正厅摆着二十张花梨木八仙桌,常年飘着羊杂汤的膻香和汾酒的醇味,角落里便正有一桌蒙古商人喝酒聊天。
上了二层,云字头雅间全部临街,虽有点吵,但视野最好!玉城住的是云霞房,周浑就在隔壁的云汐房。
玉城发起了个提议:“大家各自都好好洗漱休息一下,一个时辰后楼下集合,让老周带我们去吃好吃的!”
说是提议,却哪有不响应的道理!
申时末,太阳西沉,落日熔金,像一枚烧红的铁丸坠向雁门关外的山脊。
此刻的大同,宛如一座浮在金色火海中的孤城——北魏的佛影、辽金的飞檐、当代的戍楼,全被镀上一层猩红,仿佛要燃烧起来。
玉城换了一身素青直裰,腰间只悬一枚羊脂玉的平安无事牌,鸦青色的发带将乌发松松束起。
这身装扮和高洁姿容放在京城和江南都是不过寻常,可在这塞上风烟里,却似一捧新雪落进了煤堆——扎眼得紧。
周浑在前面带路,左转右转,来到了一家没有招牌的铺子,门脸只容两人并肩进出。
土坯墙上烟熏火燎的痕迹,门口支着三口黄铜大锅,最大的那口直径足有三尺,终年不熄火。
锅边摞着几十个粗陶碗,碗底都磕出了豁口,却更添几分市井的粗粝感。
周浑停下脚步:“便是这里了!全大同最好的羊杂割店。
。
。
开了没有一百年也有八十年了,我小的时候就在这里吃。
。
。
各位别嫌弃啊。
。
。
今晚算我的。
。
。
随便吃随便喝。
。
。
哈哈。
。
。
”
赵甲和钱乙自己是不嫌弃这种街边小店的,只是怕这市井腌臜之地委屈了玉城少爷,便瞅着玉城。
玉城却是十分感兴趣的样子,先行冲了进去找位置,嘴上不服不忿地说道:“且让我尝尝。
。
。
比我们西安府的羊杂汤如何。
。
。
”
周浑示意赵甲和钱乙都先坐,他直接杵在门口的大锅前跟老板吩咐点肉加料。
不多时,四碗滚烫浓香的羊杂割便端了上来:荡漾的奶白色老汤面上浮着金黄的羊油珠子,以及新鲜翠绿的葱花、香菜、野韭末。
暗红色的羊心、黄白相间的羊肚、紫褐色的羊肝、肥油嗞出的羊肠足足占了大半碗!
周浑迫不及待地直咽口水:“快趁热吃!都是加了料的。
。
。
汤免费加。
。
。
”说完,转身又去端了一大盘肥腴的大薄片羊肉、金黄滚烫的炸糕,以及摊主私酿的“雁门烧春”高度酒——非一般的行家压根就不知道!
各种异香混合在一起,当然也混有恰到好处的羊杂所特有的膻臊气,粗暴直接地勾动着客人急需熨帖的肠胃。
玉城用勺子轻轻撇开羊油和葱花香菜,细细地品了一口纯汤,咂了咂嘴,嘴唇间微有黏连感,点了点头,可以!
周浑是最懂的,口中还一个劲儿地遗憾道:“可惜这不是头锅汤。
。
。
要是起个大早,能赶上那第一锅的鲜啊。
。
。
”后面的话根本说不下去了!
赵甲、钱乙都是京城本地人,牛羊肉吃的多,但平时甚少喝这种重口味的羊杂汤,玉城是陕北人,自是这个领域的行家!恰便似回了老家一般,啼哩吐噜地大吃大喝,还特地续了半碗汤、要了个白面饼子掰扯开,蘸到汤里,雪白俊俏的小脸儿都泛起了油光和豆大的汗珠子。
再喝上几口如烧刀子般的滚辣烈酒,满腹饱足,直往上顶,方不负这大同府的雄壮古风。
不管赵甲、钱乙吃的如何,单看玉城这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周浑就知道这一餐吃美了,继续鼓励道:“咱大同的美食啊,连着吃一个月都不带重样的!”
玉城此刻听到“吃”字就已经要犯恶心了,赶紧制止:“打住吧!实在吃不下了。
。
。
咱们找个好地方,尝尝蒙古菜吧。
。
。
要最好的。
。
。
算我的。
。
。
谁都别跟我客气!”
赵甲一听先愣了一下,还吃?瞬间明白过来了,少爷讲的蒙古菜是另有所指。
。
。
周浑叼着牙签,摩挲着肚子,慢悠悠地边回忆边说:“咱们大同啊,论规模论排场肯定是官妓主导,多集中在城西的乐户巷,汉人女子为主。
但要是论特色和有意思嘛。
。
。
那就肯定是民间百花齐放的私妓喽!少爷想要吃蒙古菜,我知道有一家厉害的。
。
。
想来这几年应该也不至于关门,离的不算太远,咱们边溜达便消食儿,走过去吧!”
不用征求所有人的意见,玉城直接起身,比划了个手势——走!
第六十章
烈霞阁——大同风月场的塞上烽烟。
“烈”取蒙古女子如火性情,“霞”喻蒙古女子美艳红颜——合为“烈霞”,既含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之壮阔,又藏炽热美色、金戈铁马之缠绵。
与寻常的楼阁厢房不同,前方是十二座雪白羊毡大帐呈北斗七星状排布,每帐以青铜火盆为阵眼,夜间远望如坠落的星群。
因有十二位蒙古美人各据一方,故此美其名曰“烈霞穹帐”——此乃大同独一份的风月奇观!
走近之后,眼见一座猩红色的毡帐横踞十二白帐之前,名为赤霞帐,乃是接待客人、奉茶点选的地方。
四人进得帐来,迎面便是一位香气扑鼻、风情万种的姨姨:
看样子四十岁上下,皮肤仍泛着羊脂般的冷光,左颊一道寸长的疤痕毁了一张脸的美艳。
身穿正红织金锦的蒙古罩袍,却故意不系腰带,任衣襟散开,露出里层苏州缂丝的鸳鸯戏水抹胸和白腻脖颈。
双手十指戴满戒指,既有草原的鹰骨扳指,也有汉地的金翠之物,手中擎着一根尺把长的金烟杆,烟锅里烧着漠北苦艾。
看起来是烈酒混着砒霜的风情,但一开口便是风骚入骨:“少爷、大爷、老爷们有礼啦!他们都唤我作察罕夫人。
。
。
要是记不住的话,直接叫我姐姐也是好的!”
话是冲着四个人说的,但眼神和情意却只专属于玉城——毕竟样貌最美,且看起来像是最有钱的那个!
玉城上下左右打量了一下,只见高高的帐顶垂下九条猩红纱幔,每幅纱上以金线绣着不同的春宫图,正中央悬一盏莲花灯,内燃鲛油。
主座是两把鎏金交椅,铺着整张白狼皮,椅后立着七尺高的烈霞屏风,十二幅绢面分别绘着蒙古姑娘的侧影。
中间的茶案案面用整块带血丝的岫岩玉琢成。
客位是左侧三张矮榻铺黑貂皮,右侧五张绣墩覆锦缎,正中央一块白虎皮毡毯。
察罕夫人邀请四人入座,果然便是最年轻的玉城坐了主座。
即刻便有蒙古装扮的丫鬟奉上奶茶,玉城尝了一口,咸的!
察罕夫人热情地招呼:“公子是第一次来吧!先给您看一下咱们家的美人儿。
。
。
”说着话,奉上了一大本烫金的册子,翻开可见十二位蒙古美人的画像,有名字,以及简单描述了各自的才艺卖点。
玉城简单翻了一遍,口中赞道:“呀!画像都这么漂亮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