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旱骨桩(3/3)
像是在土里埋了很久。
而那张脸的额头上,正插着那截他扔了无数次的青灰骨头,骨头上的红布缠在脸上,像一道渗血的疤,红布的纤维里还缠着几根枯黄的头发,随着水面的晃动轻轻飘着。
“水……我的水……”那张脸开口了,声音又哑又涩,像是生锈的铁片在摩擦,带着湿土的寒气,从井底飘上来,裹着李茂的脚踝,冷得他打哆嗦。
李茂再也撑不住了,手一松,水桶“扑通”一声掉进井里,溅起的浑水洒在他的裤腿上,冰凉刺骨。
他转身就要跑,可刚迈出一步,就觉得脚底下一沉,像是有什么东西从土里钻出来,缠住了他的脚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低头一看,吓得尖叫起来——黄土正从他的裤脚往上爬,像有无数只细小的手在土里拽他,土粒顺着脚踝往腿上缠,越来越紧,他甚至能感觉到土里面有细小的东西在动,像是根须,又像是虫子,往他的皮肤里钻。
“你挖了我的窝,就得填我的坑。
”井底的脸慢慢往上浮,已经露出了肩膀,肩膀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的,沾着黑泥,一扯就掉,露出底下青灰色的皮肤,皮肤下面的骨头轮廓清晰可见。
那张脸伸出手,抓住了井沿,手指又细又长,指甲缝里全是黑土,指甲盖已经脱落,露出里面惨白的肉。
李茂想喊,可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只能发出“嗬嗬”的声响。
他看见黑土从自己的嘴角、鼻孔往里灌,呛得他眼泪直流,视线越来越模糊。
他想挣扎,可身体已经不听使唤,双腿被黄土裹得死死的,慢慢往地下陷,每陷下去一寸,就觉得骨头缝里多一分凉意,像是有冰碴在往骨头里钻。
那张脸已经爬到了井口,正慢慢站起来。
他比李茂高出半个头,身体瘦得像具干尸,身上的土簌簌往下掉,落在地上发出“沙沙”的响。
他走到李茂面前,黑洞洞的眼窝对着李茂的脸,李茂能闻到他身上传来的土腥气,还夹杂着一股腐朽的臭味,让人作呕。
“我埋在这儿七十三年了……”那张脸凑到李茂耳边,声音轻得像耳语,却带着刺骨的寒意,“这口井,是我的床……你把我挖出来,就得替我躺进去。
”
李茂的意识开始模糊,他看见那张脸抬起手,用青灰色的手指扒开他颈后的衣领,那里不知何时已经沾了黑土,土里面长出了细小的槐树根,正缠着他的颈椎,往骨头缝里钻。
他想抬手去扯,可胳膊已经被黄土裹住,动弹不得。
最后一刻,他看见那截旱骨桩从井里竖了起来,被那张脸握在手里,骨头顶端的红布上,沾着他刚掉的头发。
接着,他感觉额头一阵剧痛,像是有什么东西钻了进去,眼前彻底黑了下去。
第二天一早,王二扛着锄头路过李茂家,看见院门开着,就喊了两声“李茂”,没人应。
他走进院子,看见井边空荡荡的,只有一个空水桶摆在井口,桶绳上缠着半块红布,红布上沾着黑土。
“李茂?”王二走到井边,往井底看了看。
井水清得能照见天,井底铺着一层新土,土面上竖着截青灰的骨头,顶端缠着半块红布,在风里轻轻晃着。
他心里一慌,赶紧喊了村里人来,大家在院子里找了一圈,没看见李茂的影子,只在井口的土上,看见几个模糊的脚印,脚印里还沾着黑土,像是从井底带上来的。
刘老汉拄着拐杖来的时候,看见那截骨头,就叹了口气:“说了动不得,他偏不听。
”村里人问他李茂去哪了,刘老汉没说话,只是指了指井底的骨头。
大家这才明白,李茂是被旱骨桩“填了坑”,没人敢再靠近那口井,连李茂家的院子都成了禁地。
李茂的媳妇知道消息后,当场就哭晕了过去。
醒来后,她抱着孩子,连夜收拾了东西,跟着娘家的人离开了塬,再也没回来。
走之前,她在井边烧了纸,纸钱飘到井口时,突然被一股风卷着往井里落,火灰沾在井壁上没灭,反而烧出星星点点的红点,像无数双眼睛盯着她,吓得她抱着孩子头也不回地跑了。
开春后,刘老汉突然瘫在了炕上。
他躺在炕上,总说听见井里有人叫他,声音又哑又闷,像含着土。
家人给他端水,他一看见碗里的水就发抖,说水里飘着李茂的头发,还有那截青灰的骨头。
直到咽气前一晚,他突然从炕上坐起来,手指着窗外井的方向,嘴里“嗬嗬”地响,眼里满是惊恐,像是看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那天夜里,塬上的人都没睡好。
井里传来了“笃、笃、笃”的叩击声,从井底往上传,敲得井壁嗡嗡震,像是有人在底下用骨头挖石头。
有人壮着胆子趴在窗沿上听,还听见井底传来“沙沙”的响,像是有人在土里翻身,翻一下,叩击声就停一下,接着又是“咕嘟”声,像是有人在喝井里的水。
第二天一早,有人发现井边的石碑倒了——那是李茂家走后,村里人怕再出事,立的一块碑,上面刻着“旱骨桩,勿动”。
石碑的碑面裂了道歪歪扭扭的缝,缝里嵌着半片灰布,是李茂失踪那天穿的褂子布料。
更吓人的是,井里的水浑了,黑褐色的水顺着井口往外漫,漫过的黄土都变成了青灰色,还冒出细细的根须,缠在石碑上,像要把整方碑拖进井里。
塬上的人开始陆续搬走,先是王二家,接着是张老汉家,没几个月,塬上就剩下不到十户人。
最后走的是个年轻媳妇,她男人前两年在外打工没回来,她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活。
走那天,她抱着孩子路过李茂家的院子,鬼使神差地往井里看了一眼——井水竟又清了,水里映着个穿青灰衣服的人影,正弯腰往井底挖,手里的工具,是李茂当年用的那把铁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影像是察觉到她的目光,慢慢抬起头。
年轻媳妇看清了,那人没有眼窝,只有两个黑洞,黑洞里往外淌着黑土,嘴里还在反复念叨:“还差一块……就能填平了……”
她抱着孩子疯了似的往塬口跑,孩子吓得哭了起来,她也不敢回头。
跑出老远,突然听见身后传来“轰隆”一声巨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塌了。
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李茂家的院子塌了,那口井也没了踪影,只剩一片平平整整的青灰色土,土面上竖着截青灰的骨头,顶端缠着半块红布,在风里飘着。
后来再没人敢去那片塬。
路过的赶路人说,夜里能看见那片青灰土上有微弱的光,像有人举着灯在土里挖;还有人说,夜深时能听见土里传来“沙沙”声,像有人在里面翻身,每翻一次身,土面上就多一截骨茬,骨茬上总挂着人的布料——有的是蓝布,有的是灰布,还有的,是孩子穿的花布。
只有塬上的老辈人知道,旱骨桩从来不是要填坑。
它埋在土里几十年,吸的是塬上的地气,认的是塬上人的“根”。
谁挖了它的窝,谁就得用自己的骨头,给它当新的桩,把它失去的地气,一点一点补回来。
再后来,那片塬长起了野草,野草都是青灰色的,风一吹就“沙沙”响,像是有人在土里说话。
路过的人远远看见,就会绕着走,没人敢靠近——他们都知道,那片土里,埋着旱骨桩,也埋着塬上人的“根”,只要有人敢动,就会被它拖进土里,永远留在那儿,当新的桩。
喜欢鸡皮和疙瘩请大家收藏:()鸡皮和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