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废铁堆里,响起第一声“心跳”(3/3)
出了“嗡”的一声闷响,随即,主轴开始缓缓转动,越来越快,越来越平稳。
那均匀而有力的“哒哒”声,在空旷的厂房里回荡,如同战鼓,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动了!动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下一秒,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冲天而起!
工人们拥抱在一起,又笑又跳,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工人,甚至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指尖颤抖地抚摸着还在运转的机床,仿佛在触摸一段重生的岁月。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青阳县。
接下来的几天,周边县市的一些机械厂退休老技工,都闻讯赶来观摩。
他们大多抱着怀疑的态度,围在那群“杂牌军”周围,指指点点。
“胡闹嘛!修机器是门手艺,哪是这些学生娃和家庭妇女能搞的?能持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背着手,连连摇头,声音里带着金属般的冷硬。
李默听见了,他没有争辩,只是让众人让开一片空地,推过来一台刚刚从废品站拉回来的报废铣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各位老师傅,小子献丑了。
”
话音未落,他已经动手了。
拆卸、诊断、更换核心部件、组装、调试……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快得让人眼花缭乱,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得如同教科书。
仅仅用了四十七分钟,在所有人不敢置信的目光中,这台报废铣床的核心传动系统被更换一新。
“哪位大姨愿意上来试试?”李默笑着看向人群中一位紧张观望的下岗女工。
那名五十八岁的女工,在众人的鼓励下,颤颤巍巍地走上前。
在李默的简单指导下,她按下了启动按钮。
机器发出了平稳的运转声,主轴旋转,刀盘飞舞,精度和稳定性甚至超过了许多在役的同型号机床。
刚刚还议论纷纷的围观者们,此刻鸦雀无声,只剩下倒吸凉气的声音,像风吹过铁皮屋顶。
人群的角落里,周敏悄悄地用手机拍下了这震撼性的一幕。
她没有发朋友圈,而是将视频发到了一个全是教育系统同行的教师群里,并附上了一段文字:“我们总在课堂上说,要理论联系实践,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可我们有没有想过,或许是我们的教育,早就脱离了脚下这片火热的土地?”
当晚,县职校的校长亲自登门拜访,握着李默的手,激动地请求合作,希望能在启航建立一个实训基地,开设一个真正的“实战型技工班”。
系统的提示音,也在李默的脑海中悄然响起:
【主线任务Ⅱ-2:建立首支民间技术军团】
【当前进度:37%】
夜深了,李默独自一人站在修复完毕的车床前,静静地听着那均匀的“哒哒”声。
这声音对他而言,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是钢铁的心跳,也是一个时代的脉搏。
他掏出手机,指尖在屏幕上划过,最终拨通了一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接通,那头传来林诗雨清冷而熟悉的声音:“喂?”
“是我。
”李默的声音很平静,“我看到长三角一体化开发区的最新规划图了,上面预留了很多工业用地。
我想知道,在那些空白地块里……哪一块,最怕‘噪音’?”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一声极轻的笑,带着一丝了然和欣赏:“你终于要出手了?”
“嗯。
”
“好,我帮你查。
”林诗雨顿了顿,在挂断电话前,仿佛不经意地补了一句,“对了,我手里有三台闲置的德国德玛吉五轴数控镗床,是我爸以前那个模具厂剩下的,一直放在仓库里。
你要是需要……”
电话挂断了。
李默握着手机,久久没有放下。
德玛吉五轴数控镗床?
那可不是C620这种老古董能比的,那是真正代表着现代精密制造顶尖水平的工业母机!
一台的价值,就足以抵得上他现在所有的家当。
他抬起头,望向厂区外深邃的夜空,仿佛能看见无数沉睡在九州大地上的钢铁巨龙,正在黑暗中睁开眼睛,等待着被唤醒的号角。
林诗雨的这份厚礼,比他想象中来得更快,也更重。
而这份重量,即将为启航的未来,注入一股无可匹敌的强大动力。
李默的嘴角微微上扬
喜欢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