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书记办公室的门槛(3/3)
门。
走出那扇沉重的木门,走廊里的空气似乎都清新了不少。
李鸣风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门口,微微闭了闭眼,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
刚才那短暂的十几分钟,其精神消耗不亚于在档案室鏖战一夜。
与王海山这样的实权派领导面对面,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甚至每一次沉默,都充满了无形的交锋和试探。
他整理了一下衬衫的领口,迈开步子,步履沉稳地走下楼梯。
回到干部股所在的楼层,他并未直接回档案室,而是先走到股长张为民的办公室门口,门开着。
张为民正坐在桌后,看似在批阅文件,但眼神明显有些飘忽,不时瞟向门口的方向。
当看到李鸣风的身影出现时,他的眼神瞬间聚焦,带着复杂的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张股长。
”李鸣风在门口停下,脸上带着新人应有的恭敬,“王部长找我谈完了。
”
“哦?谈完了?”张为民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王部长……都说什么了?”
“王部长询问了报告撰写的情况,肯定了我们股室安排的工作任务,也提醒我要踏实学习,遵守纪律。
”李鸣风言简意赅,将王海山那番关于“位置”和“程序”的核心精神提炼出来,并且特意用了“我们股室”这个词。
张为民紧绷的神经明显松弛了一些,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甚至带上了一点微妙的赞许。
李鸣风的回答,既没有隐瞒王海山的召见(这瞒不住),又巧妙地维护了他这个股长的面子,强调了这是股室工作的成果,更传递了王海山并未深究或批评他安排工作的信息。
“嗯,王部长说得对。
年轻人,踏实肯干是好事,更要懂得规矩。
”张为民的语气温和了不少,“报告……王部长怎么说?”
“王部长说,他会把报告呈给董书记参考。
”李鸣风平静地回答。
“呈给董书记?!”张为民的声音陡然拔高了一度,随即意识到失态,立刻压低了声音,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他原以为王海山最多是批评或者表扬一下李鸣风,然后报告就压下了。
没想到,竟然要直接捅到董书记那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份报告的价值和冲击力,连王海山都不敢擅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看着眼前这个平静得有些过分的年轻人,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对方身上那种难以言喻的……不寻常。
“好……好……”张为民有些语无伦次,挥了挥手,“你……你先回档案室吧,继续熟悉工作。
”
“好的,张股长。
”李鸣风微微欠身,转身离开。
回到那间熟悉的、弥漫着旧纸气息的档案室,李鸣风轻轻关上门。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县委大院里行色匆匆的人们,阳光明媚依旧,但他知道,暗流已经开始涌动。
王海山的话犹在耳边:“董书记那里,我会递上去。
”“记住你的位置!”
这份报告,如同一把双刃剑,已经出鞘。
它为自己撬开了通往董国云办公室的第一道门缝,但也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王海山的“提醒”是善意的保护,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审视和可能的质疑、嫉妒甚至敌意。
县委书记董国云会如何看待这份报告?是欣赏其锐气和见识,还是嫌其锋芒太露、不够稳重?
李鸣风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台,发出笃笃的轻响。
他深邃的眼眸中,没有了新人的忐忑,也没有了初时的狂喜,只剩下一种历经沉淀后的冷静与期待。
门槛已经抬起。
下一步,就是看董国云是否愿意让他迈过那道象征着权力核心的门槛了。
这声“鸣风”,能否真正传到那位主宰榆林县命运的决策者耳中?
档案室的寂静里,仿佛能听到时代齿轮加速转动的轰鸣。
李鸣风的重生之路,在经历了档案室里的惊雷和书记办公室外的门槛后,正无可阻挡地驶向更加波澜壮阔的航道。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重生之问道官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