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内心的辩论(1/3)
陆俊那张薄薄的感谢卡,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清汤老人的告诫更为持久和扰人。
它并未带来顿悟般的清醒,反而像一面过于清澈的镜子,照见了我的分裂,让我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时常陷入一种莫名的烦躁与怔忡。
白天,我依旧经营着“多多麻辣烫”,招呼着形形色色的食客。
大学城的秋天,天高云淡,阳光带着一种透明的质感,透过玻璃门照进店内,光柱中浮动着细微的尘埃。
学生们换上了薄毛衣或卫衣,行色匆匆,脸上带着这个季节特有的、介于开学新鲜感与期中压力之间的神情。
我站在柜台后,手下意识地抓取食材,心中默然运转着“三维坐标轴”,这几乎已成为一种本能。
但每当分析完成,那份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属于活生生的人的悲喜,总会因为陆俊的感谢卡而变得清晰几分,让我感到一丝不易察觉的刺痛。
一个穿着格子衫、头发油腻的男生,点了一份加满肥牛和鱼丸的麻辣烫,一边吃一边对着厚厚的编程书籍念念有词,眼神疲惫却专注(坐标定位:能量区超量,单一大量,口味中辣。
定位:备考或项目攻坚期的体力与精力透支。
事件推测:面临重要技术考核或项目截止)。
若在往常,我或许会盘算如何“不经意”地展示我的“洞察力”,获取咨询费。
但今天,我只是默默多给他加了一勺汤。
一位面容憔悴的年轻母亲,抱着咿呀学语的孩子,点了一份完全煮烂的山药和土豆泥,小心翼翼地吹凉,一口口喂给孩子,自己却只就着清汤吃了一个馒头(坐标定位:淀粉区极致软烂,清汤,份量异常。
定位:育儿艰辛下的经济拮据与健康担忧。
事件明确:孩子病后体弱,需流食营养)。
我看着她们,心中那套精密的坐标系统,似乎无法完全覆盖这无声的、沉重的母爱。
我鬼使神差地送了她一小份蒸蛋,谎称是店里的活动。
她愣了一下,连声道谢,眼里有光闪动。
那一刻,我心中那份因陆俊而起的自惭,似乎被这微小的善意稍稍冲淡了一些。
然而,这些微小的动摇,如同阳光下的露珠,看似晶莹,却无法持久。
当夜幕降临,喧嚣退去,真正的考验才悄然来临。
夜已深。
大学城陷入了沉睡般的寂静。
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野猫的嘶叫,或是晚归车辆驶过空旷街道的轮胎摩擦声。
我拉下卷帘门,将那把沉重的黄铜锁“咔哒”一声锁死,仿佛也暂时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店内,只剩下头顶那盏老旧日光灯管发出的、持续而轻微的嗡鸣。
熬汤的大锅已经清洗干净,倒扣在灶台上沥水;冰柜压缩机规律地启停;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洗涤剂、残留骨汤香气和一丝若有若无霉味的复杂气息。
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绝对安静的空间。
我走到柜台后,打开了那个带锁的抽屉。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俊那封白色的感谢信。
我手指顿了顿,最终还是将它小心地挪到一边,取出了下面那本深蓝色的《卦食笔记》。
它的硬壳封面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然后,我拿出了两本账本。
一本是普通的、格子页的现金流水账,记录着“多多麻辣烫”每日的营收:食材采购成本、水电煤气费、微不足道的耗材损耗,以及那可怜巴巴的、刨去所有开支后所剩无几的净利润。
另一本,则是一个简陋的软面抄,上面记录着另一项收入——来自“卦食系统”的“咨询费”与“感谢金”。